文│晚舟
《老酒馆》是编剧高满堂“压箱底”之作,也是一众老戏骨的神仙斗戏场。陈宝国压阵,饰演老酒馆的掌柜陈怀海。故事在小小一家山东酒馆里铺陈开来,酒客、对家、警察……三教九流的芸芸众生相,是时代浮沉与人世百态;秦海璐、冯雷、巩汉林、牛犇、冯恩鹤、白志迪等老戏骨如同满天星闪耀其中,共同搭起这副“守规矩,心明眼亮,办事有谱”的讲究。
“有多久没见到这么醇正的戏了。”有豆瓣网友感叹,轻飘飘的剧看多了,扎实醇厚的《老酒馆》如二两老酒,要细品,才咂摸得出其中滋味。观众拿《茶馆》和《深夜食堂》跟《老酒馆》做类比,赞其寓意里透出的人情冷暖。正如在骨朵前不久《在年代戏突围,《老酒馆》的守、破、立丨专访导演刘江》里总结的那样:这是展现那个特殊时期下的人民群众人生变迁,最普通、最离奇、最善变、最复杂的小人物们,在战争时期的真实生活。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乱世里的父辈们,在时代浪潮的夹裹下,依旧活得敞亮、有规矩、讲义气。
在这个老酒馆里,陈怀海和清朝遗老那正红喝绝情酒,为伪满洲国绝交;和老警察喝过交心酒,用酒来策反伪警察;陈怀海也足够传奇:给在大连幽禁的婉容掌过勺;帮日本平民村田一家人戒过酒……
二两里看人生,半血半泪。有事儿闷个二两酒,也没有过不去的事儿。国人的喜与悲,都离不开酒,庆祝与难过,都要佐酒。酒里是情与义,酒外是岁月与人生。老酒馆是一个绝佳的故事载体,而一个故事最离不开的核心——就是人。
好人陈怀海
陈宝国说过,老酒馆里的陈怀海,是前后3年他最满意的角色。而掌柜陈怀海无疑是整个故事的灵魂人物,不同于《深夜食堂》老板的工具性,《老酒馆》的掌柜陈怀海是所有故事的主心骨,群像式格局里,需要他来黏合人物关系,推动故事发展。陈怀海立住,整个故事才是真正的立起来。
编剧高满堂曾在接受媒体采访中透露《老酒馆》是父辈们的故事,也是他父亲的故事。他对酒的初印象来自父亲:“我父亲每次喝完酒都会拉起他那把二胡,唱《空城计》就是喝美了;唱《徐策跑城》就是喝得差不多了;如果再来一出山东吕剧,这就是该睡了。”
父亲是故事的灵感来源,《老酒馆》的内在精神也传承于高满堂的父亲性格。落实在《老酒馆》里,掌柜陈怀海的突出特质就是“好人”。作为好汉街的“隐侠”,他拥有着极高的品格:仁义、仗义、幽默、智慧、隐忍、大气。
开头与老警察交锋,初来乍到被讹诈要求“花钱买平安”。陈怀海不紧不慢,当“找个乐子”,两次妥协后硬气正面对峙,是为有勇有谋;讲评书的杜先生耍滑赖酒菜钱,他在巷口围堵到人,也只是“交个朋友”,邀其在店里讲评书,这是仗义;为二两老先生与磨剪子的老白头留足店内一角,供他们在店内喝酒做工,这是仁义。
表面上看,陈怀海的商人气质并不浓厚。他并非无智谋的憨傻,只是不爱耍心眼算计。剧中他借对门日料店贺老板之事,讲自我的生意之道“做生意不能精明过顾客,要眼睛只盯着客人的钱袋,恨不得把所有的银子都揽到自己怀里,那这个生意也就没法做了。”
这样的细节塑造才是正面人物的真实搭建法则。假大空是塑造正面人物的常见弊病,观众也厌烦于正面人物的“高高在上”。人物的善与好,不能只体现在台词里,让角色出来说一番伟光正的话,表现力就只能漂浮在表面上。正面人物的行为发展是要在一个固定逻辑下的推导。看人说的话不够,也要看人做的事。
而相对于容易吸粉的有血有肉负面角色,“好人”的有血有肉总是更难演绎的,观众总会偏好于打打杀杀的爽感式进阶人生故事。单调的“好”是容易让观众味同嚼蜡,因此陈怀海的“好”要落的更为实处,也要更有原则。剧中不只一次出现的“讲究”,就是陈怀海做好人的准则——守规矩,心明眼亮,办事有谱。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好汉街就是一个浓缩的微型社会,陈怀海从初来乍到到街上人人敬佩,这一历程里,就是讲究二字。太平盛世里提讲究,算不得什么,乱世中的讲究才是这个人物的闪光点。一面是人命如草芥的混乱与崩坏,另一面是始终坚守的规矩,这样的对比下,才能显出陈怀海的可贵难得。乱世里枭雄常有,隐侠难得。
事实上陈怀海在戏里一直都是内敛处事,很少有大开大合的戏剧性,他的血性不在逞性妄为里。在山里找由麻子替儿子报仇,也没有传奇剧里常见的手刃仇人的爽快。
剧中陈怀海好不容易与失散多年的儿女团聚,却发现儿子背后却被仇家钉上一根钢钉。带着一个父亲的愤怒,他进入老林寻找仇人复仇,几经波折之后却发现仇人早就是垂死之人,等他来后便自己服下毒酒自我了断。这是不同传统武侠剧本的高级之处,也是更为文学性的表达。
这样戏剧的“和解”在剧中比比皆是:在同日本人黑川比武时,店内伙计亮子以身试刀,抢先为陈怀海探破黑川的招式,但却惨死其刀下。陈怀海打败黑川后,在老警察与谷三妹的劝说下见好就收,但半路上想起亮子的惨死折返怒冲时,黑川自己却先抽刀了断。
导演刘江在媒体采访中坦言将这种“和解视为更有人生况味”。《老酒馆》的爷们气概并不是水浒梁山兄弟的匪气与血性,他带着小人物在乱世中生存的真实与无可奈何,相较于手撕鬼子的荒谬性传奇,《老酒馆》的传奇在乱世的讲究与坚持。
情与义,值千金
情是《老酒馆》的题中之义。做生意,迎来送往,人与人都有着各自不同的连接与羁绊。《老酒馆》的情分两种,一在前院,二在后宅。
先说前院,义都在酒里。由老戏骨牛犇饰演的老二两与《老酒馆》的情义是一个孤苦无依的老人在人世间寻求的些许慰藉与联接。二两初登场,是极为讲规矩的老人。“只打二两酒,无地就站着,有地就留我一小角。”他不贪杯不絮叨,也不与他人讲话,只是望着酒馆外自斟自饮,到了夜里十一点再准时离开。
掌柜曾送他下酒菜,他不接,说“不能坏了规矩。”三爷多给他打点酒,收酒时就发现多出的酒钱就压在瓶子下面。这样一个老人,喝酒是他平生最大喜好。在某个大雨瓢泼的夜晚,店内已无客人,而许久未见的老二两突然登门,喝到十一点准时离开。在婉拒了店内众人送他回家的请求后,老二两冒雨独自蹒跚回家,这一幕也赚足不少观众的眼泪。
金小手与老酒馆的的结义则多了几分江湖豪气与传奇。金小手是评书先生口中的传奇大盗,热衷于劫富济贫。在盯上了老酒馆里的碎金,下了战书的金小手与陈怀海几番斗智斗勇之后,终被识破。两人一番对酒后,便做了朋友,也是无形中化解了老酒馆的又一次风波。
而老酒馆里,对待所谓的“叛徒”也带有一种克制的人情味。在老北风的事件里老酒馆就在暗地里出现了分流。其余人具有血性,想要豁出性命去拼;而一直立场模糊的老蘑菇则摇摆不定。等到最终老蘑菇伏击三爷拿下老酒馆后,谷三妹与三爷又设计拿回老酒馆。这一场酒馆争夺战,到最后,还是以陈怀海将沙金放在一旁,松手让老蘑菇离开而告终。
前院的男人戏里面,有结交兄弟的江湖豪爽,也有断知交的分道扬镳。爷们之间的情谊在乱世各自的命运滚轮下,不管经过怎样的惊心动魄,依然也是一杯酒后,拱手珍重告辞。这样的表达方式,无形中也为《老酒馆》赋予了清正、厚重的品格。
再论后宅,《老酒馆》的后宅情是在略带悬疑的剧情里自成一派的罗曼蒂克。尽管后宅戏里“两女争夫”的戏码也遭到不同的声音,但秦海璐饰演的谷三妹与陈怀海的情,则是乱世飘扬中难得的放松与浪漫。在这段戏的表达方式上,构思也极为精巧。男人戏中女性角色往往都是花瓶类角色,给观众留下的印象无非是美。女性人物与主角的感情线,也往往粗糙,基本没有任何点。
而谷三妹与陈怀海的情,是在正剧的品质与气度上,添加了更为罗曼蒂克的元素。二人荡秋千拼酒,又在草地上捡针这一段戏,氛围烘托的正好。两人的暧昧与情感流动在秋日阳光下,也多出几分温柔质感。前院后宅,情义值千金,乱世里人与人的真情难能可贵,这也是《老酒馆》作为年代剧的特殊之处。
传奇本身不值得追求,传奇故事中的情义才是让剧集璀璨生辉的点。
小人物的浮世绘与年代戏的革新
《老酒馆》的群像格局成功之处一方面有一众老戏骨的加持,另一方面则在于对于小人物本身的刻画。编剧高满堂在媒体采访中曾说,“这部戏除了日本人,基本没有坏人。”
在群像戏的格局里,这是难度更大的表现方式。人物不再只有好坏之分的脸谱化,更为复杂丰富众生相三个字,说起来轻松,拍出来则是不小的事儿。每个人物都要设置好人物背景、行为逻辑,还要保证在多线发展的剧情结构上做到不乱不杂。
同时,过多的人物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加重观众的观影压力,如何清晰的呈现人物并且让观众能够看懂并很快进入剧情,而不是在剧集前十集都无法理清人物关系。要做到这些,要义是人物的每一个特性都不能浪费。
《老酒馆》做了一个不错的示范。以旗人那爷为例,那爷初登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老酒馆众人。成为常客后,那爷的满清遗民心态则是有条不紊的展现出来:卖房也要请婉容吃饭的执拗,被日本人割掉编子的崩溃,再到与陈怀海喝酒断交的悲伤。一个在滚滚历史浪潮里抱着清王朝些许影子撒手不放的满清遗民就这样被呈现了出来。
而《老酒馆》在技术的革新也透露出其用心:令人过目难忘的背景音乐,放弃了原有年代戏里常有的二胡、唢呐,拨弦乐、弦乐、钢琴,甚至还有摇滚音乐与拉丁乐,都被大胆的加入剧中。
剧情节奏上也是更为紧凑,开头就以悬疑入手,基本每两集就出现一场波折的高密度内容也让这部剧更具备现代节奏感。《老酒馆》的荡气回肠与清正受朴是这部剧区别其余年代戏的特质,在剧情、人物都臻于佳境的境界上,格局与气质则是让剧集显得更为隽永的核心。
《老酒馆》,正如陈年老酒,多年回头看,也是值得一品的醇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