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泉水闻名于世,故有“泉城”的美称。早于金代的“名泉碑”上就有72泉的记载,据调查证实,仅在市区以内就有泉眼多处,远远超出72泉之数。
摄影:邵凯
记得40年代的时候,城里遍是天然水源,小河流水、众泉齐涌、杨柳成荫、生机盎然!很多的住户,不是前门流水,就是后门见河,院内见泉者有之,有井者更是不计其数。泉水遍地、河水丰满,的确是座名副其实的泉城!
摄影:李锋
那时候的剪子巷、花墙子街的地下泉水,能够涌上路面,路面低的地方漫水半尺多深,水中经常摆放着砖头石块供路人行走。靠近花墙的地面,漫水更深。
芙蓉街路东的路面下面就是一道南北方向的地下“水渠”。附近的地下泉水通过水渠向北流入曲水亭,汇入大明湖。当时的水渠,就像现在的下水道,每隔一段路面也有一个铁箅子,行人在箅子上面,就可看到下面“哗哗”的流水,川流不息。
摄影:李锋
大板桥和小板桥,是西护城河的先头,趵突泉水经过这里再向下游。这里的河岸清静,河岸很长,又不妨碍交通,所以成为洗衣服的广阔场所。两岸常摆放着已经磨得平滑光亮的石块,都是洗衣服的公用设备。河水常清、洗衣方便,一年四季人流不断。
这里的环境古朴、景色宜人——上面有古老的石桥,下面是涓涓的流水,岸边风吹杨柳,伴随着阵阵捣衣声——呈现出泉城美的风韵!
40年代以前,城里的居民都是吃泉水,靠泉近的打泉水(担水,济南叫打水),靠井近的就打河水。过去的街巷里(或者隔条街上),都有“水井”,学生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打水。居民家中备有水桶和“担杖”(就是扁担两头加上铁环和铁钩),可到就近的水源去打水。没有劳动力的住户,可以买水,街上的“茶馆”即卖开水也卖凉水。
摄影:陈彦
当时的自来水厂,是在趵突泉的南邻,就在“三股水”的南岸边上拉着一道围墙,墙的南边就是水厂。
趵突泉、珍珠泉、黑虎泉、五龙潭,是济南最大的泉源,连同各自附近的一些泉水,形成泉群,因此称为“四大泉群”。解放以前,济南的工业稀少,人口不多,市内泉水丰富有余。趵突泉群和五龙潭泉群的泉水,流经西护城河从北关的苇闸桥经北郊的边庄闸汇入著名的小清河;黑虎泉群一代的泉水,流经南护城河从“三皇庙”汇入东护城河;珍珠泉群的泉水,从院后分别汇入大明湖,然后通过“北水门”(汇波门)与东护城河水相会,一起汇入小清河。
环城的护城河,水深量大,清澈透明。尤其是东西护城河,流速很快,深处可达两米左右,水中常年摆动着绿色的水草。河边的早晨,空气新鲜,环境宜人,人们来这里打水,或来呼吸新鲜空气,令人心旷神怡。
过去的“济南电灯公司”(解放后改名济南发电厂),就是建在西护城河东岸上(现在省工展馆和济南供电局旧址)。当时发电用的“循环水”,就是用的护城河水,自清末至50年代,时间长达半个多世纪!
昔日发源于济南的小清河,水源充足,河道宽畅,船只穿梭而行,往来不断,并可驶进北园到达成丰桥下。河上的船只,多是窄而长的木帆船,前后两支连成一体,一头装运货物,一头搭着席棚安着“锅头”,共船户生活之用。船上装有活动桅杆,可挂风帆,航行之中“别有天地”!
船从东部地区运来煤炭、食盐、粮食及各种农副产品;再从济南运出棉纱、布匹、百货等工业产品以及生活用品,还有整船的“粪干肥料”。这在当时运输条件落后的情况下,的确是条城乡交流的重要水运干线。
作者:孟庆筑
来源:济南古城历史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