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时的记忆中,济南有一条老街巷是难以忘怀的,那就是济南的旧军门巷。
济南年老地图
自己小时候,用这样的“打油诗”来描述这条巷子,“青石板上石头楼,城牆根下有千秋,府城古巷人潮涌,电影院前尽风流。”
这是一条古色古香的济南老街巷,不长,不及米,最宽处不及5米,南北向;北起西门大街(即后来的泉城路),南止南城根下(即后来济南城墙拆后的黑虎泉路西端),东临榜棚街,西临九曲巷,距离济南明府城西门很近的第三条街巷,具体来说,从西门沿著西门大街右侧东行不远几步,过了安乐街和高都司巷就到了旧军门巷,与旧军门巷在北端相互对应的,在西门大街北侧的是鞭指巷(见老地图)。
旧军门巷的街巷东侧,门牌号为2—8号,简言之,除了中段的新华电影院,路东没有几家门庭,而路西,门牌号为1-27号,清朝巡抚丁宝桢的故居为11号,也就是原济南历下区财政金融局(后来更名为历下区税务局)的北邻位置,丁家老宅是一高门头(高七米)很有气势的三进庭院,占地平方米,共有五个院落,位于旧军门巷中段;而其他的院落,也大都很有气派。
现在这一片区域,可能都已经属于黑虎泉西路北侧的最繁华的商业地段了吧,譬如济南惠尔大厦,丰利大厦,山东邮电大厦和永安大厦,星罗棋布,大厦林立,但是大家是否知道,一百多年前的济南电影院,以及清朝巡抚丁宝桢的故居,再更早多年前,明朝的军门就设在这裡,乃至更古老先民,多年前商朝的居民就曾经在这裡繁衍生息呢?
好在这条巷子裡,有一面展示墙,向人们说明了旧军门巷的前世今生。
话题让我从小时候熟悉的和新华电影院谈起吧。
新华电影院位于济南旧军门巷的中段,路东,是一座带有后院的两层石头楼电影院,它是济南最早的有声电影院,多个座位,固定的连排座椅,当时是最先进的了,影院分为上下两层,楼上票座位少;门面很豪华,在那个时候,不说在山东,在全国也是非常有名的一家设备最先进,经营最有方的电影院。据资料介绍,这所电影院建于年,初名为“济南电影院”,年改为“大华电影院”是当时济南府老城区规模最大的电影院,抗战胜利后改名为“胜利电影院”,年定名为“新华电影院”,直到年停业被拆除。
曾经的电影票
由于笔者出生在趵突泉畔的剪子巷,成长在圩子墙下的南新街,所以上个世纪50、60年代看室内电影,首选是位于旧军门巷的新华电影院。原因何在呢?听我道来。
离我住家最近的是当然是“山东剧院”,但那还是看大戏的地方,位于人民商场的“中国电影院”似乎又远了一点儿,“大同剧场”常有戏剧曲艺的演出,但很少放电影,加上新华电影院,有学生的暑期包场,在新年春节,还有通宵电影,记得寒暑假有假期学生电影票,可以预先买的小票,每张五分钱,多买多送票,等于打折,喜欢看哪一场,届时在新华电影院门口用小票换有座位的正式电影票就得,很是方便。新春佳节还有通宵电影可以观赏,观众也可以看连场,可见这家电影院的业主那时就具有了现代经营意识了。
说新华电影院有现代的经营意识,还在于这个电影院的广告宣传意识,微细之处见大格局。
在新华电影院的正门斜对面,路西处,即原历下税务局的南墙路之外,有一反凹型的小广场,在这块场地的三面墙上,挂满了长方形有灯光的大玻璃盒,裡面贴上了电影海报,介绍近期即将上演的电影广告,记得看《冰山上的来客》,架在小广场电线杆上的小喇叭一直在播放这部电影主题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为什么这样红,哎………,
红的好像,红的好像燃烧的火,
它象征着纯真的爱情……..”
在进场前等候的时间裡,观众就可以看海报、听歌曲,“先进入剧情“了。
早期电影放映场景资料
同时,这个门前小广场上,有卖香烟的,还有卖带壳长果(花生)的,卖瓜子的和卖橄榄糖果的各色小商小贩,他们吆喝著推销他们的零食小吃;到了白兰花开放的季节,老大妈把两朵芳香浓郁的白兰花用细铅丝缠两端,插在花柄上,然后把铅丝拧成短而椭圆形的空心扣,方便客人们们挂在衬衣的钮扣上,甭说,这是女性,尤其女孩子们的最爱,和配戴白兰花的女孩子们一起进入电影院,真是香喷喷的荳蔻年华,令人羡慕和向往。
检票了,正门处双门一打开,人们便迫不及待的鱼贯而入,狭长不太大的影院前庭,两侧墙壁上挂著两排著名电影明星的黑白标准相片,记得有赵丹、王晓棠、王心刚、孙道临等,楼上的观众通过左右两个窄门拾级而上,进入二楼观赏,大部分客人在楼下就坐。
虽然电影院前庭不大,但观众进出场并不感到拥挤,或者说在短短的十几分钟内,影院观众的进入和散场的观众如何做到井然有序,没有人流进出的冲突呢?
这就是电影院最初的经营者和设计师棋高一招的高明之处,也或许当时的经营者就是一位高明的建筑设计师吧,说不定他还是一位民众心理辅导师呢。
因为新华电影院散场的观众,一般并不从电影院的正门走,而是走后门,而且新华电影院的后门和放映间两个出口中间,有一个比前庭还大的后院,像极了中国传统建筑庭院中的天井,后院方形青石板铺地,平整规矩,可以让观众看完电影后,大人们抽支烟,孩子们讨论观后感,稍作休息。记得看完了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有小伙伴们在等侯出小门的时候,哼唱起电影中的插曲,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起了杨排长和古兰丹姆,一时都舍不得离开这个后院,直到人几乎走完了,我们才离开。而专门为散场观众方便出场的小门开在这个后院的西牆上,后门很小,主要是节流人潮,疏散散场的观众。
别小看这个后院。
因为旧军门巷很窄,一下子同时涌出多人,加上陆续进场的观众,人群拥挤是必然的,新华电影院宽敞舒适的这个后院,使人流量有了缓冲,解决了散场出后门时的人流密度,也不会和进场的观众有任何冲突。这样观众进出各有其道,散场并有疏散之策。虽巷子窄,然人有序,这就如同附近的趵突泉,北向之水,依照地形水势,有堵有排,有疏有导,此乃风水宝地。
既然是风水宝地,当然是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济南二中同窗七年的杰出的书画艺术家晋葆良学兄就是其中之一。
葆良兄书香门第,学富五车。在那个特定的特殊年代,我们老三届的学生毕业分配,由于没有了考试,是“四个面向”,即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边疆,还有一个面向是什麽,记不得了。上个世纪60年代,葆良学兄如愿以偿的被分配到工艺美术研究所,在旧军门巷有一个工作室,也是人尽其才了。这个工作室,就位于旧军门巷东侧,距新华电影院很近,也是一座有门头的古色古香的传统中式建筑风格的院落,院落虽不太,贡献却非凡。后来,年葆良兄赴青岛美术学校学习,实现了他心中的梦想,在中国书画艺术之路上,博采众长,继承和发扬传统的书法绘画艺术。
山东书画艺术名家葆良学兄作品
同时,在旧军门巷上,还有一个济南工艺美术工厂,这个成立于年的美术工厂,曾经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生产草编工艺织品,产品出口到东南亚,俄罗斯,欧洲和北美洲,中南美洲世界各地,是济南市有名的出口创汇大户,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这些手工业老艺人工匠们对济南府做出的贡献。
当然,葆良兄的艺术成就,也得益于黑虎泉和趵突泉畔这块风水宝地。
谈及风水宝地,准确的说,应该是在距今年前左右,明朝就在这里建立了巡抚衙门,当时称为巡抚都察院,后来逐渐改称为督抚军门,这个巷子简称为军门巷;到了清朝,由于朝代更替,这条巷子加上了“旧”字,更名为旧军门巷,这就是这条巷子名字的由来。在这个巷子路西,明朝巡抚衙门的建筑很是气派,门外的牌坊,左右坊额题“齐鲁总镇”,可见这个巷子的来由不凡。
老济南旧军门巷
如今的旧军门巷
据历史资料记载,清朝后期,山东巡抚丁宝桢就在巷内西侧建了府第,门牌号是旧军门巷11号。清朝末年,清朝户部银行济南分行在旧军门巷设立。年,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及美业卷烟有限公司也设立在旧军门巷,因此这条巷子又成为济南近代史上金融、商业的中心。后来,济南市历下区税务局、济南工艺美术三厂相继在这条石板路的小巷子里设立开业,为济南的发展创汇集资,而目前旧军门巷6号,是一家古色古香名为“家的味道”的餐馆,不知道菜谱中有无“宫保鸡丁”这道菜,因为这家餐馆就位于丁宝桢巡抚老宅的对面,“宫保鸡丁”和丁巡抚之间的故事,已经是耳熟能详了,这可以说冥冥中自有天意吧。
此非虚言,根据济南名记者雍坚兄的文章描述,“2年底至3年初,济南市区的第二次城市考古发掘在旧军门巷展开。考古人员在丁宝祯故宅地下约五六米深处,发现数件商代炊具陶鬲、陶甗残部。这是济南古城区首次发现商代器物,说明早在三千年前此处已有先民生存,此发现为春秋前古城泺邑的存在提供了的实物佐证。3年3月3日,笔者有幸独家报道了这一重要发现”。
考古发掘现场
这是我们先人傍水而居的又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实例。说不定,就在现代的泉城广场以及黑虎泉路以北的地区,以及扩及西门桥区域附近的地下,埋藏著多少未知的我们先人曾经生活过的遗址和各种物证,还在等待我们后人去挖掘、采集和研究呢。
就像成都的金沙遗址博物馆,西安的半坡遗址博物馆一样,我们期待著……
来源:济南古城历史街区
作者:鲁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