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界的标题党,你们那么厉害,咋还钓

公益中科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1128/5882589.html

全媒体时代信息大爆炸,大数据技术很发达,拿手机搜索跟自己兴趣相关的信息,一搜一大把。

对钓鱼人来说,其中很多充满诱惑力的标题特别吸睛——《这样调标,一天钓获82斤》《你和高手之间,在调标上就差这么一点》《教你调标,把水库老板钓到哭》《告别空军,只需这样调标》……这类标题着实魅惑难当,就算我这样的老钓鱼人也忍不住点进去一看究竟。

然而,没看的时候感到好奇,看完往往很后悔,直呼上当,标题下的内容无非就是教你调几钓几,水平不过入门级。

但是从新媒体角度讲,这标题起得绝对成功,让人看了心潮起伏,貌似学了人家的调标办法,钓81斤鱼都不算学到精髓,甚至还有有辱师门,愧对标题之感;貌似学了人家的调标办法,一夜之间你就步入高手行列,后半辈子就指着调几钓几活着了;貌似学了人家的调标办法,一夜之间就能把水库老板钓破产……

总之,他们的招法太狠了,这几篇文章的作者千万别凑到一起,否则他们联起手来能把鲫鱼鲤鱼钓成一级保护物种。

这类标题党极易给初涉垂钓的新手造成误导,让他们认为钓鱼的全部学问都在调标上,只要学会了调几钓几,新手就能秒变高手,即可游钓江湖,扬名立万。

钓鱼真的这样简单?如果钓鱼这么简单,高手必将遍地走,只要会调整浮标就是大师。

钓鱼比赛也不用搞了,所有参赛钓手坐在一起比调标,谁调得准谁就第一名,估计钓鱼经验值为零的初中物理老师夺冠的可能性最大,因为人家是研究浮力的专家。

其实,钓鱼绝不是调标这么简单,我见识过多个民间的老农民,使一根任谁都看不上眼的破鱼竿,拴一根多年不换的粗旧鱼线,吊一个大坠子,香烟粗细的掉漆浮标看着就别扭,整个钓组粗糙得要命。

钓前调标?不需要,挂了鱼饵咕咚丢水里,浮标嗖的一下子立起来,接着一个急刹车,再往上一颠就立稳了。

别担心人家钓不到鱼,随便上来一条都是叫人眼红的大家伙,要么是金翅金鳞的大鲤鱼,要么是拖鞋宽的大鲫鱼。

再看咱们的鱼获,连猫都嫌小。

不服气?确实不服气,渔具比人家的高档,鱼饵比人家的精,调标这一环节更不用说,拿小剪子半毫米半毫米地修剪铅皮,愣把浮标调出了天平的精度,就连我们的服装都是专业级别的,可鱼获和人家根本不是同一级别。有人不甘心,依葫芦画瓢模仿一下试试,结果“空军”。

在这些民间高手眼里,我们在乎的那些细节都是鸡肋,可有可无。

他们更在乎对水情鱼情以及一系列影响鱼口因素的了解和掌握。

这才是我们和高手之间的真正差距。

我曾不止一次被这些民间高手指点过:你来早了,等下一场大雨后你再来;去对面的湾子,水一涨大草鱼都集中在那片稻田的下面;晚上用短竿,这儿的鱼晚上溜边;前面不远处的水下有条土楞;钓鲇鱼去船边上,总有老板的朋友过来吃鱼,收拾鱼剩的下货都被老板扔到船跟前了,一到晚上鲇鱼可多了……

这些信息是不是比调几钓几实在得多?这些使用粗糙钓具的老农民,就像熟悉自己的手掌一样熟悉水库的每一个角落、每一种鱼的秉性。所以尽管他们的钓具简单,但很少“空军”。

他们的这种优势正是我们的不足,绝不是我们琢磨调几钓几所能弥补的。标题党的误导,可以休矣。

其实,有些标题党是可以甄别出来的,就像上述例子中的标题《这样调标,一天钓获82斤》,不需动脑,打眼一瞧就知道这是哗众取宠。

他凭什么保证你有82斤的收获?现在野钓水域中的鱼普遍没有这么大的密度,如果是在斤钓塘的话,即使不这样调标也可能钓到斤。

其实调标远没有一些人理解得那么重要。在标尾锥度变化不明显的情况下,调4钓2和调5钓3有多大区别?区别微乎其微,只不过后者目视效果更醒目而已。

目前,大多数钓友都能把浮标调到一个理想的状态,把鱼吃饵的信号表达出来,这其实就足够了。

至于钓多钓少,取决于有多少鱼来吃钓饵,和调钓的形式关系不大。

你把浮标调出奥运会水平,就会凭空有鱼咬钩?果真如此,何必起早贪黑去水库、占钓位、打窝子,钓家里的水缸多省事?

还有一种夸大其词的标题也叫人不吐不快。现在,很多钓鱼人已被商家带入误区,比如时下流行的一句“渔谚”:钓鱼不用药,等于瞎胡闹。

唯小药论、唯鱼饵论愈演愈烈。在这种背景下,一篇《只需三滴,半个水库的鱼都会奔你来》能收割多少点击量?可想而知。

我并未点击阅读,单看这个标题就能断定,这是卖小药的发的软广告。我为什么没看?单说这个标题,多大的水域能算得上水库?0平方米只能算小鱼塘,亩勉勉强强算个小水库。

在如此巨大的水域,即便引爆三颗手榴弹也炸不出半个水库的鱼,三滴小药就能引来半个水库的鱼?

按照这标题的逻辑,想给一个水库清库,只需两个步骤、六滴药水——第一步钓西面,滴三滴;第二步钓东面,用三滴,总消耗还不到眼药瓶的三分之一。

关于小药的效果,我一直认为几乎为零。

化绍新先生同样持此观点,他曾专门做过一期视频,得出的结论是,小药这东西即使在黑坑也可有可无。

再退一步说,小药如若真有效,在市场上竞争不该拼质量、拼信誉吗?什么时候改拼语言、拼标题了?在我看来,夸大其词和诈骗无异。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89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