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剪子 >> 剪子发展 >> 书写中抵达故乡

书写中抵达故乡

  □钟倩

  张刚老师出新书了,仿佛这是一件期待已久的事情,就像盛夏对初秋的踮脚眺望。书名《乡书何处》为毛笔题写,遒劲,大气,他告诉我出自一位老乡之手,序言也是由他老家甘肃的一位教授撰写,书中还配有他留心拍摄的照片。

  著名作家刘亮程说过,在对“家乡”的书写中抵达“故乡”,用这句话概括这本书再合适不过。张刚老师离开家乡,一路求学、打拼,在泉城济南成家立业,他把家乡扛在肩上,一步三回头地回望,用文字一次又一次捡拾和审视,最终抵达故乡。书中的一景一人、一器一物、一木一榫、一屋一井,自带老家甘肃的底色,承载黄土高原的雄浑,流转出一位游子的感念。如序言中所写,“我们都相信万物有灵,凡善意与乡愁都有丰厚的馈赠。”

  我与张刚老师相识于齐鲁晚报“剪子巷”。大约是年,我开始给报刊投稿,因   他在后记中称,受记者职业的影响,自己的文字大多是白描,没有什么文学性可言。但他的“白描”是贴着人物而写,以最大化打捞和接近真实,他说,“如果我们今天不写下这些故事,记忆就很容易模糊、终止、断裂,曾经的痛苦、悲伤和泪水将被时光抛弃。”

  比如《水窖》,初读像小说,再读是纪实散文,故事来龙去脉也并不复杂:蛮弟与芳芳婚后,因要不上孩子而闹家务,后来芳芳怀孕了,因与货郎发生过交集引发乡邻猜疑,导致婆媳矛盾,芳芳生下儿子后投井自尽,一洗清白,“在媒婆领我到你家的时候,我看上了你家园子里那口大水窖,我知道你是个勤快人,就跟定你了。我走了,啥也不带,就带走这口水窖。”不是每个偏僻的乡村都有个“芳芳”,但是水窖边发生的悲欢故事,仍旧令人共情。

  书中着墨最多的是亲情、乡情和师生情。背井离乡,除了一根电话线架设起来的情感通道,还有木匠父亲的“礼物”,他一点一点从老家带到济南,擀面杖、小板凳、菜案板等,沾着手泽的实物,蕴藉父亲的坚强和倔强,负载手擀面香味的擀面杖,饱含母亲的牵挂和叮咛——“每个游子的乡愁,都被母亲擀的一根长面紧紧系着。”回忆与奶奶的往事,刮脚刀、大榆树、后院的悬崖、窑儿院、小京胡,勾连起中国乡村女性的坎坷一生。他没有全景式再现,而是以局部取胜,语言凝练又克制。奶奶去世那天太阳晴好,在他心目中,“这晴朗朗的天,也是老天可怜奶奶,对她这孤苦一生最好的褒奖。”而大雪纷飞时挑肥的疲累,年关赶集卖书桌的困窘,夏秋之季等录取通知书的焦灼,记工本上凝结全家生计的希望等,一桩桩小事间,日子的褶皱里,房前屋后处,源源不断充盈着亲情的暖意,化作心头的终极之问:“一个人的心究竟属于哪里?问问他的故乡就知道了,那里面有着一个灵魂的根脉与供养。”

  张刚老师利用假期和春节返乡探望老师的记叙,令我过目不忘,品读文章时,我脑海里浮现出他操着一口西北方言、眯起眼睛动人讲述的场景。为了给班主任一个欠了二十多年的拥抱,他辗转千里返乡,在四合院的迎春树下热泪长流,“给了你无情训斥甚至体罚的老师,是一辈子成长的精神支柱,是永不凋败的精神滋养,不论走多远的路,一直在你的血液里流淌。”为了探望八旬高龄的恩师司秉义,他连续几年回去与其促膝长谈,年秋天整理他的口述,没想到两个月后司老师与世长辞,那些没来得及整理的口述历史还停留在泛黄的纸片上,让人心头大恸。

  后来,张刚也成为老师,无论在报社,还是在学校,亲手培养出一批批学生,他的字里行间跃动着一条溯源而上的精神血脉,那就是报恩。时代向前飞速发展,回乡的路在缩短,内心的乡愁却在汹涌、灼烧,甚至使自己坐立不安,那是深夜时分的隔窗凝视,那是逢年过节的思乡成疾,那是执笔行走的灵魂独白——“人到中年,乡愁不再,只有消失在黑发中,和白发一样增长的世事沧桑和对生活的无奈。”

  合上书本,我想起了诗人刘年的诗行,“布满血丝的泪眼,是一生都逃不出的故乡。”来源:大众日报

来源: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76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