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绍忠老济南的剪子巷位居于城顶街东邻,西门桥西侧。长度百米余,北首同江家池“对脸”观望,南端和趵突泉公园“通腿连足”。早先,这里流传着一首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顺口溜,表述巷子里市民清贫岁月的窘况:“漏风撒气的临街门,破破烂烂的手艺人;叮叮当当的锤砸砧,发霉长毛的窝窝盆。”这巷子里的住宅都是砖壁瓦顶的起脊平房(无一座楼房),人丁也都是清一色的百姓平民。一年到头穿戴吃喝,都得对着十个指头说说。也就是要全凭一身功夫、技巧来挣钱混饭、养家糊口。街名叫“剪子巷”,错不了,一听便知跟铁活沾边。街民多半是具有钢铁骨气、火爆脾性的铁匠硬汉。各个作坊都有当家的能人壮汉,各家店铺也有主事的灵工巧匠。剪子巷南端路东的“万盛祥刀具店”的掌门人李玉峰,便是打造锄、镰、锨、镢、铡;刀、斧、锛、凿、刨的“万能锤”。尤以菜刀、肉刀、剪刀“快三刀”誉满本巷。更以“千切不卷刃,万垛无崩豁”冠盖同行。这位能人祖籍章丘铁匠之乡的大冶村,和我外祖父董延山,大姥爷董延明同炉求师练艺,是同心近性的师兄弟。年,章丘先后遭受旱、蝗、鼠祸灾,田亩籽粒无收。为了保命续脉,我曾佬爷董广祥便支派长子和三子(我外祖父)伙同李玉峰,绕道洛口渡黄,跟随难民潮去闯关东。夜宿济南府剪子巷时,李玉峰见这里离趵突泉近便,是一方能发“水财”的宝地,便立时转变了主意,留在这里打谱创一番家业。他率先在剪子巷垒砌起首盘“夫妻炉”,李玉峰左手舞钳,右甩“帮锤”(敲锤点带指挥);其妻身大力不亏,拉风匣让铁器见红(受热发红)、兼抡“悠锤”(长柄大锤,行话叫溜星锤)。首批刀具出炉面市,因其独门绝技的锋利之势,便立马闯出了一片“天地”,打出了一款“嘎崩”硬脆的名牌。同行们有首民谣夸赞夫妻炉:“早铸刀,晚磳剪,累得汗星子不沾脸”。他(她)出类拔萃的货品分“4步棋”成型,李玉峰对外人说:“要了命也绝不偷工减料!”首先在长期选料运作中,他练就了孙猴子的一双“火眼金睛”,能挑选出柔铁纯钢。并在冶炉中识别真假,不合格的干脆不用,也不坑骗用户。第二步便是在打造毛坯的过程中,练出绣花女耐心的沉稳。铁刀锻成初型,要先印上厂号,再把钢条(刀的钢刃)夹入,然后燃“熟火”(加热毛坯的叫法)。行话说:“七火锄镰八火刀,九遍十遍也白烧”。这是打造刀具最关键的一环,细火要烧匀、烧足(8遍),不能贪多,更不可减少。不然的话,刀刃便会出现断裂。再一道工序是冷加工,也叫“外整型”。先把菜刀用锤敲打一遍,直到上下各部协调一致,这称为端正。再将刀刃用戗铁器刮去蒙上的锈斑,露出明亮锐利的刃部,这称为“出白”。最后一遍手续是他家祖传的“法宝”。早先,为争夺销货的“营盘”,所以,“同行是冤家”,为保住自家的“饭碗”都对外保留拿手的“秘方”。为站稳行业的立足之地,对祖传秘方都守口如瓶。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到年是万盛祥夫妻炉的鼎盛时期。恰逢此时,李玉峰的堂弟又带具入伙,夫妻炉变成了弟兄炉。他如虎添翼,慕名前来订货者络绎不绝。往往是初一留款,十五提货。到后来便成为济南、周村的“汇泉楼”、“燕喜堂”、“协合亭”等知名酒家的厨刀专供店。有一回,燕喜堂的红案周大厨使用玉峰师傅亲做的刀具,觉得不如从前那么得劲、顺手,便让东家(经理)邀其进店问个究竟。由于讨问得客套、友善,李玉峰不得以吐露真情。原来,店里由于热加工、冷处理两头忙活,一时竞疏乎了为燕喜堂的刀具“走”祖传秘方这一绝招。这一手行话称作“淬砺”,只有玉峰师傅自己掌控,外人一概不知。淬就是蘸火。刀具的利和钝全在于这一拿手戏。如果火候掌握不当,就会使刀刃变软卷刃,否则会变脆崩豁。“砺”即是磨刃,用夹刀器夹死,蘸水在磨刀石上砥利。最后一招,便是抹上石灰、封好,杜绝生锈,方可送货进门入店。到了年,由于李师傅情传亲带、口授身示,年方19的次子李孝经出徒接班、执锤掌炉。他主持改换门庭,易名号为“德合顺”。年,其又献出了祖传四辈的秘方,率先进行公私合营,亮牌为“剪子巷铁业铺”。齐鲁壹点客户端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6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