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甘肃省康县寺台镇着力在成果巩固同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集思广益谋思路、用心用情想方法、团结聚力出实招,紧扣“三个共同”促振兴示范村创建,以剪子村为试点,确立了围绕示范创建促带动、村民自治促转型、巩固成果促振兴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乡村建设新模式,蹚出了乡村振兴“五条路”,为全镇乃至全县“三个共同”促振兴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创新发展路
剪子村辖9个合作社,户、人,现有耕地面积亩,村民大都居住在高半山,收入70%靠外出务工。年虽实现了整村脱贫,但仍存在群众增收致富难、村集体经济弱、村级事务没钱干的发展难题。
如何发挥村党支部示范引领作用,增强造血输血功能,建成带领村民致富且服务于村民的战斗堡垒?镇党委深入调研、倾听民声,围绕“三个共同”促振兴示范村创建目标,确定了“建强支部强领导、建立协会促管理、发展产业能致富、村民自治齐参与”的创建思路。
村党支部迅速行动,成立了覆盖村内全体村民的群众自治组织“好日子农民协会”,协调处理村内公益和经济事务。充分利用县上“三个共同”示范村创建资金,成立了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和剪子村农机服务队两个致富组织,带领村民共同发展致富。同时成立公益设施共管共享小组、环境清洁小组、关爱服务小组、模范评选小组等4个公益组织,提升村民共同管理村内事务积极性。
夯实致富路
如何延续寺台“康北粮仓”之美誉,解决土地撂荒难题,打破传统农业的“鸡肋”产业困境。剪子村高效利用创建资金,创造性地成立了农机服务队,购买挖掘机、收割机、犁地机、微耕机等各类农机22台,培养农机技术员15人,吸纳在家闲散劳动力40余人,提供土地耕种、农作物收割等有偿服务,作业范围除满足本镇村需求外,已覆盖邻近乡镇。
年5月成立以来,共收割小麦等农作物余亩、翻耕土地余亩,通过挖掘机租赁等形式营收超过20万元。收益除成本支出外,全部充实于村集体经济,既解决了农业生产劳力缺乏问题,提高了机械化水平,提供了闲散劳力“家门口”的就业岗位,更壮大了村集体积累,为全村公益事业发展和乡村治理提供了资金保障,推进了全镇脱贫成果巩固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深度落实,可谓一举多得。
剪子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作为村上集体致富组织,通过统一流转、集中耕种的方式流转土地余亩,用于发展糯高粱种植产业,同时带动农户零星种植余亩,目前高粱已完成出售,户均增收余元。针对撂荒的亩“三无”土地,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农机服务队优势,通过合作社统一流转耕作,引进优质小麦品种,建成一个县域优质小麦种植基地,基地收益全部归村集体所有。
“原来大家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村民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不高,自从剪子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发展以来,我们坚持以实际成果吸引群众,合作社效益好了,自然就有更多村民入社成为股东,年底就能享受分红,现在群众勤劳致富的热情越来越高涨了。”寺台镇党委书记毛文禄说道,如今寺台镇各村集体经济得到发展,村民腰包鼓了,村党支部书记抓各项工作的底气更足了。
筑牢爱心路
针对村内大量“三留守”人员,剪子村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主题,制定以村党支部为1个坚强核心、5项措施为抓手、具体开展15类关爱活动的“1+5+15”工作法。组建剪子村关爱服务小组,镇村干部与留守人员及重度残疾人建立专属连心卡,通过视频连线、电话谈心、清理卫生、购买生活用品等方式,定期开展关爱照料。
面对全村41名留守儿童父母疏于照料、作业无人辅导问题,及时整合教育资源,利用村级闲置校舍,有偿聘请假期返乡大学生,开办了暑期爱心课堂,在学习上统一辅导、生活上集中照料,得到了群众极大肯定和支持。一年来,在剪子村示范带动下,全镇为“三留守”人员开展各类服务余次,余人参与积分兑换,极大提升了广大群众的幸福指数,有效激发了共同参与社会治理热情。
参加暑期爱心班的六年级小朋友开心地说“作为留守儿童,特别感谢有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我会严格遵守纪律,认真完成作业,与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团结协作,一起共同成长。”
培树典型路
为选树先进典型,提升乡风文明。剪子村结合“练兵比武”活动,由协会牵头成立模范评选小组,组织村民广泛议、大家评、协会审,全方位多角度听取意见建议。共推举先进典型候选人24名,组织全体村民投票评选出8名好人典型给予实物和现金奖励。同时通过村内荣誉公示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6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