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上午,国家非物质文化手工艺传承人冯元平老师携手沈阳万方职业培训学校开展非遗文化有传承系列活动之剪纸培训。此次培训活动共报名了名学员学习、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剪纸。这一次职业技能培训系列活动,有着深远的意义与影响:一是反哺社会,弘扬非遗项目传承;二是大疫当前共同助力职业技能提升,促进就业和稳定就业为目的。一张彩纸左右折叠,一把小剪刀灵活转动,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冯元平魔术般地变出了一枚精巧的剪纸蝴蝶。今年63岁的他是沈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冯元平剪纸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也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的会员。他将自己对剪纸艺术的理解和追求不断融入作品,剪刀划过,变幻出万千世界,更为剪纸艺术增添一抹新的亮色。剪纸作为中国一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被称为刀尖儿上的艺术。它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手工技艺。民间剪纸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深受国内外人士所喜爱。从事剪刻纸艺术近50年,冯元平曾多次跟随省侨联出国进行文化交流,如今,他又走进社区、课堂、外地等将剪刻纸文化传承发扬。今天,冯元平老师携手沈阳万方职业培训学校牵头组织的非遗文化有传承系列活动,让学员们有幸跟冯元平老师面对面学习剪纸技艺,零距离感受非遗魅力。冯老师一走进课堂,学员们就分外高兴,送上热烈的掌声。冯老师从剪纸艺术的历史讲到即兴创作,再手把手地教授,让学员们在领略剪纸艺术文化底蕴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热爱剪纸艺术的热情。“不是用剪子剪出来的才叫剪纸,刻纸画、纸贴画都通属于剪纸范畴,只是种类不同。”冯元平说着,拿起一张纸折叠后快速撕了几下,便撕出了一个双喜字。“它也是剪纸。”短短几分钟就让非遗的魅力燃爆全场,引得阵阵和欢呼。学员们围在冯老师身边,左右观瞧,兴趣盎然。冯老师不时与学员们交流,给他们讲解要领。不多时,五角星、蝴蝶、喜花、“春”字等一幅幅稚嫩但却充满诚意的作品在学员们的剪刀下产生。“文化是互通互融的,剪纸艺术与地域文化也密不可分。”冯元平说。“在黑龙江,人们会用鱼皮做剪纸,吉林用树皮,所以北方剪纸的风格相对粗犷质朴。山西则是窑洞剪纸居多。南方剪纸以纤细秀丽为特点,这都是地域文化造成的。”剪纸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距今已有余年的历史。它独特的视觉形象和造型艺术,可以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包含其中。在冯元平看来,蕴涵着独特文化信息、能让人会心一笑的剪纸作品远比普通的花鸟剪纸更有趣。作为沈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冯元平老师还在不断的学习和创作,除此之外,“传承”是他目前最大的任务,他希望将自己的传统手艺一代一代的传下去,让更多的人喜欢我们的剪纸艺术,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稳定就业是恢复改善民生的关键之举。就业是民生之根本。疫情期间,企业复工复产推迟,用工成本提高,就业压力增大。冯元平携手沈阳万方职业培训学校此次的非遗文化有传承系列培训活动,无疑是鼓励学员们增强技能、传承非遗文化同时“促就业,稳就业”。近年来,沈阳市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以促进就业和稳定就业为目的,对培训主体面向企业职工、就业困难群体、贫困劳动力等举办的培训活动,给予了大力政策支持。活动结束时,学员们都感到意犹未尽,表示要牢记冯老师的指教,多观察,多练习,同时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邀请非遗艺术家授艺,不仅开阔了学员视野,营造了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更为学员搭建了亲近艺术、提升艺术素养、感受艺术魅力的平台,同时也是为中国非遗的传承和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中国日报辽宁记者站)来源:中国日报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7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