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逝的生活记忆访76岁铲刀磨

“真州府”和“仪征大码头首席摄影师周晓明从仪征市新城镇新北花苑发回现场报道:“铲刀,磨剪子。”“铲刀,磨剪子了!”年11月23日,江苏省仪征市新城镇新北社区B区道路上,一位古稀老人,正骑着电瓶三轮车,带着铲刀磨剪子的“家伙”(匠人工具的俗称,下同。)走街串巷吆呵着,为乡里乡亲服务,这一下子勾起了笔者往昔的生活记忆。这位老人叫李在洲,今年76岁。从20多岁起,他利用业余时间,干起了铲刀磨剪子的活计,这一干就是50年。如今年迈了,在家没什么事干,天天骑着电瓶车,带上铲刀磨剪子的“家伙”,但从新城镇,向西进城,游走在市区小街小巷,为千家万户服务。李在洲告诉我们,一开始,只能简单地铲家庭用刀具,生意不是太好,顾客也不太信任。回到家里着摸,还是自己技术掌握不够,人家怕把刀具让我磨坏了。找到了问题的原因,李在洲刻苦钻研起自己的技艺。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李在洲的铲刀磨剪子手艺,在新城周边有了一定的名气,并逐步向仪征周边扩散,最远的扬州,也有人专门请他去铲刀磨剪子。从事过铁匠工作的笔者,在访谈中揣摩到李在洲的铲刀磨剪子技术,除了在于他勤奋刻苦钻研外,还在于他对新技术与手艺的嫁接。这是因为笔者观察到,李在洲的铲刀磨剪子工具,比其他同行要多几件“硬货”。俗话说:“三分手艺,七分家伙!”没有过硬的“家伙”,要想做好手艺,那是不可能的。那么,李在洲所带的“家伙”中,有那些“硬货”呢?一是电动砂轮机;二是磨快铲刀的粗砂轮。李在洲告诉我们,以往,铲刀磨剪子一般只有二道工序:一是直接磨快;二是铲了再磨快;现在不行了,当下的厨具和剪子,钢材特别硬,大多数都是不锈钢制品,必须先铲后磨。于是,铲刀的使用率大大提高,不带电动砂轮机,铲刀没有办法磨快,没有铲刀,一切都无从谈起。谈到收益情况,76岁的李在洲已是儿孙满堂,用他儿子的话说,家里不愁吃、不愁穿,更不需要他外出挣钱。但他苦了一辈子,磨了50年的刀剪,一天不出去转悠,磨上几把刀具,心里闷的慌。李在洲说,以前每铲一把刀,只有3毛钱,他3分钟就能磨快一把刀。后来,价格提高了,正常一天收益多元,基本可以养活全家。现在铲刀一把10块钱,有些饭店的砍刀贵些。和厨刀相比,磨剪子技术含量更高些,特别是栽缝的大剪刀,功夫不到位,剪刀磨不好。李在洲说,和过去相比,现在的铲刀磨剪子,所需要的力气小了不少,铲刀的锋刀硬了,铲起不锈钢等刀具不费什么力气。摆在以前,铲刀不快了,全凭手工在砂轮上磨,一把铲刀要磨好长时间。现在不一样了,铲刀不快了,电动砂轮机电一插,一分钟不到,就磨好了。有些硬度较高的厨刀,用电动砂轮先磨一遍再铲,效果更好,相当省事。家住新城镇新北社区B区36幢的村民周晓琴告诉我们,我们从小就知道李老太爷是铲刀磨剪子的,他磨过的刀剪,好用、耐用,收费合理,我们这里乡邻,都喜欢让他为我们家里磨剪刀。他76岁了,这门手艺子孙都没人肯跟他学,看来这门手艺快要断传了。站在一旁的李在洲不无伤感地说,仪征城里许多人听到我的吆呵声,都把家里的刀剪拿出来让我铲磨,但随着厨具高档化,孩子们都不愿意再从事和传承我的这门技术,我也很无奈,只能面对这门手艺断送在我的手中。(“真州府”和“仪征大码头”供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61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