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好白癜风正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中华文明有着五千年的历史积淀,沉甸甸的不仅仅是这五千年的历史时光,更多的是前人的智慧和精神财富,古人用他们的实践铺就了一条条通往真理的道路,给后代子孙奠定了前行的基石,希望子孙后代可以沿着他们的足迹,继续前行。所以,我们在学习传统文化的时候,就应该注重实践,通过实践来感悟、体悟圣人要传递给我们的信息。古人告诫我们,学习的方式方法有很多,任何一种都只是度我们过河的工具,我们不能着在文字相上,而是集文字语言,任何一种现象的发生,去弄清楚它背后的含义。所以说,他们都是指月的手,而不是月亮。我们要通过指月的手,通过自身的实践去证实它,才能够摘到那个月亮。作为现代人,我们要清楚,这是一个飞速发展,科技与多元文化相融合的时代,这个时代充满着诱惑,机遇和挑战,虽然时代在进步,但我们也都看到了越来越多的人在迷茫、空虚和无助中度过。社会暴乱,自然环境遭到破坏,人们过度的享乐,造成了身心疲惫和茫然的不知所措。很多人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有出息,结果把这股压力像大山一样,压给了孩子,一味的追求高分,名校,成绩,却忽视了对孩子的正确教育和引导,忽略了对孩子道德、身心的培养,这种现象是非常普遍的。那么如何才能让我们自身,以及下一代健康的成长呢?其实,古人早就通过自身的实践总结出了经验,把这些宝贵的财富传承给了我们,只要翻开中华的史册,不难发现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各种贤能人才出世,指导人们如何立身处世,行善丛德,自在生活。经过了几千年的洗礼,这种文化、精神,经久不损,经得起历史的考验,那什么才能经得起考验呢?我想只有正确的理论、真理才可以。古人曰:“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为什么这么说呢?原来三字经,就像一条线,它贯穿了中华大部分历史,并加以概括,就像一本书的目录一样,让人一目了然。《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大约有七百多年历史,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四句一组,像一首诗一样,背诵起来,朗朗上口。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等等。关于《三字经》的作者和成书年代说法不一,但大多数学者的意见,倾向于“宋儒王应麟先生所作的《三字经》。”作为后学实践者,只要知道他要告诉我们什么,怎么做就行了,对于作者,我们要恭敬和尊重。我们来看三字经文,第一段: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性,到底是善的还是恶的呢?古人也早有论点,基本有三种普遍的说法,概括了诸子百家的各派学术观点,即“性善论”、“性恶论”、“性不善不恶论”到底哪个才是我们最终要寻找的答案呢?让我们一步一步来深入。人之初,性本善。人之初,就是最初形成人的那个常态。小孩子刚生下来,你给他啥吃的他都吃,没什么分别心,但随着年龄长大和各个方面的发展,他有了主观的意识,有了分别,有了好坏对错这样一种逻辑观念,所以后天的改变,造成了善恶之分。而性本善,这个善,其实并不是善恶或者对错这样的概念,这个善就像道德经里面讲的道,没什么名字可以命名,就强加一个名字叫道。这个善就是至善圆满,也就是说它是最初的缔造者,是佛性常态或者叫天性,意思一样。用佛教的话来描述,它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它无来无去,无形无相,遍存万有,一切宇宙万物,都是它创造的。用爱因斯坦的话讲,它是一种能量体。在能量守恒定律里面提到: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具有能量。能量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而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在能量转换和传递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是恒定不变的。而佛的说法是:佛性是不灭的,众生皆有佛性。爱因斯坦所说的能量,也就是佛讲的佛性;爱因斯坦所说的一切物质,也就是佛说的众生。无非时代不同,用词不同而已,其实他们说的都是同一事物。那么,我们有了这样的概念,知道原来人回到本初时,就是这样不来不去,不生不灭,无形无相,又能演变任何事物的这样一种能量常态。我们能说他是善的,或者恶的么?其实,给他任何概念,都是不究竟圆满的。但为什么还要说呢?如果不说,人就更不懂了,说只是善巧方便,引导人们去认识大道真理。所以,任何语言文字,都是让我们认识大道的载体,指月的手。性相近,习相远。众生皆有佛性,不管是动物,植物,一切万物,都是如此,我们同具有的这个本性都是一样的。但我们从出生到成长的这个过程,受到外在环境、教育,家庭、社会以及各种因素的影响,使一个人产生好坏,善恶的分别,有了取舍,慢慢就形成了我们所谓的个性,习惯。我喜欢这个美女,我讨厌这个那个,有了种种分别,又因为每个人的个性和习惯不同,就形成了各式各样的人生。所以习相远,每个人都不同,没有重叠。这些个性习气,都是我们后天染上的,是可以通过训练慢慢把它去掉的。但我们不要小瞧它,个性是我们最大的障碍,你有什么样的个性,就有什么样的磨难;你着什么,什么就来磨你,所以修道人讲,要化除禀性,去除习气,保持平常心,中道而行,才能自在无碍。在开篇,用这样一句话来说明,无非是告诉我们所有的一切,都是从佛性演化而生的,当我们妄心生起分别时,万事万物就有了名字,有了黑白,善恶,对错,取舍,所以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人生,有了社会,江湖,有了纷争,以至于天堂,地狱,生死轮回的产生,因为我们妄心分别,染上了这些个性习气,所以离我们本初的那个佛性,就越来越远了。我们不要小看这短短几个文字,内涵博大精深,真的读懂它并不容易,需要我们不断的实践,体悟,反观,修正,才能慢慢的与这个本性相合,与大道自然相应。2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就是一场旅行,它既不是起点也不是终点。而人活着,就要对周遭事物进行熟悉了解和应用。人生在世,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环境,如果我们不能够正确的理解和认清大道自然的规则,顺着它的规则去行事,我们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环境就会被我们自身所破坏,那么最后遭殃的依然是我们自身,那我们如何去认识和了解这个大道自然的规则呢?苟不教,性乃迁。如果不加以对正确理念的学习,我们就会偏离最初的常态,落入世俗偏见当中,那什么是正确的理念呢?所谓的正确理念,就是要熟悉大道自然的规则,去适应它,顺从它,敬畏它,才能得到大道的眷顾。所以“教之道”里面的道道非常深,但也直接说明了,一切所学终归于道,最终极的学习,无非是回归大道本来,与它相溶。那我们怎么回归这个道呢?贵以专就是方法。不管你做什么,行行行出状元,这个状元可不是你能赚多少钱,搞出多少业绩算是状元,而是在每个行业,领域,学科,你都能深入其中。当我们专心研究,实践,一门或一个学科时,深入其中,就能照见,《心经》中所说的,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的那个常态。必然能窥见大道真容。其实大道至简,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复杂,就像很多佛经上讲,你只要一句弥陀念到黑,必能往生极乐国,意思是你一个方法长期训练,坚持不懈,必能慢慢让你这颗妄心净下来,心净了,自然就会与道相应。大道奥妙无穷,用尽了语言来形容,也无法说得清楚,它涵盖一切宇宙万物,自然界的规律,一切物质的演变,从生到死的学问等等都在其中。大道离人们有多远?它从来都没有离开我们半步,一直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当中。一般人不太注意道的提示,所以很多事是越做越错,离道就越来越远。这个大道包罗万象,一切宇宙自然规律演变都在其中。作为实践者,贵在实行,那怎么实行?他告诉我们方法,要专注,专心,专一。古时的成道者,告诉我们,专一而行,则能一通百通。通过一个方法的训练,让自己通达了,其他的学科你也就都通了,所以古人有不出门,知天下事的说法,这都是实修出来的,作为实践者,我们要效仿古人的实践精神。这就像我们科学一样,科学的概念就是把学科分类,更加细致地进行研究,实事求地来观察、思考、研究、实践我们宇宙自然发生的现象,这个定义才是什么?科学。那么科学分类到每一个细小的领域,我们都要着一的去研究,探索,这个是什么啊?还不是专一么?所以贵以专,是实践的方法,但又非常难做到,因为我们现代的人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想会,东抓一下,西抓一下,抓了一生,还是没抓到东西。生命是短暂的,我们要珍惜时光,贵在专一,才能入道。中国的文字,隐藏的含义非常深刻,我们也只能浅谈一下。3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孟子是我国历史上非常出名的人物,被尊称为“亚圣”,他有这么好的成就,多半要归功于孟母。孟子小时候家里很穷,全靠母亲纺线织布生活。当时他家里不远处是一片坟地,因为经常有人过世,所以就经常有吹拉弹唱的。孟子聪明好学,看了以后很快就学会了,为此孟母非常担忧,决定换个环境让孟子健康的成长,这样就搬到了一个镇上。这个镇上经常有集市,非常的热闹,但也比较杂乱,孟子每天在这种环境,自然看的就多了,学的也就快了,他就跟着学各种各样的姿态,杀猪,耍猴什么行为都有,孟母觉得不对劲,这样下去怎么能行呢?于是决定再次搬家。这一次他们搬到了一个学堂的旁边,孟子每天都看到上学的人举止文雅、落落大方,也就跟着他们学了,孟母这才放下心来,这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由于孟子十分聪明,上学以后什么东西都一学就会,慢慢就觉得学堂的课实在没有意思。有一次,他一连三天都没去上学,老师不放心,就派人到家里去探问,孟母才知道孟子逃学了。当孟子逃学回来的时候,孟母就问他到哪去了?孟子回答说:“上学去了。”孟母大怒,拿起剪子就把织布机上的经线齐着机杼给剪断了,这一下孟子害怕了,因为他们维持家计的唯一来源就是母亲织的布,孟母让他将断了的线头全部接上,几百根经线全剪断了,哪里还接得上。孟母将道理讲给孟子听“读书与织布一样不能截断,截断了就接续不上了。即使能接续上,但织出的布满是疙瘩,还有人要买吗?你贪玩逃学,荒废时光,怎么能学到安邦定国的本领呢?”孟子这才明白,于是他痛下决心刻苦学习,终成道德高尚、学识渊博的人,这就是“子不学,断机杼”的故事。通过这个小故事,可以看到,外在的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关键的,孟母三迁也就是通过外在环境来改变孟子的人生状态,然而我们不能忽视孟子自身的品质,如果孟子没有那个善根福德,就算再改变外在的环境,也不一定能成就圣人之智,所以有外因,也有内因。修行人经常讲,要内外兼修,其实是有很深的道理的。后续更精彩,欢迎继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6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