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府四有位百修老头,有人穿过大半个哈

中科爱心救助 http://baidianfeng.39.net/a_xcyy/180416/6169886.html

打个赌,你家里肯定有,或至少有一样坏掉了、懒得修、还没扔的东西。

比如一把伞、一支笔、一个拉杆箱,或者一把菜刀。

那你可能需要认识这个人――

在学府东四道街和测绘路交口的街角,每天清晨停着一辆小电动车。车的主人名叫庞维才,今年75岁了。

14年的时间里,来这里修东西的人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每天清晨,老人日复一日做着同一件工作――将人们拿过来的自行车、伞、鞋、皮包、拉杆箱、剪子、菜刀、钢笔……修缮如新。

周边住了十几年的老邻居、大学生,还有穿过大半个城市特意找来的老顾客,大家都说“就没他搞不定的东西”。来来往往的人都喊庞维才“百修老头”,很多人觉得“过日子没他不行”。

他能给大学生讲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大爷,帮补个胎。”一个大学生推着辆崭新的自行车过来。

庞维才捏了下后胎,吃力地将自行车轻轻放倒。他单膝跪地,膝盖下垫了个磨破皮的自行车座。

他用螺丝刀沿车轮外胎一寸寸撬开与轮辋相连的部位,轻轻取出内胎,眯起眼,宽大的手来回摩挲,很快“揪”出两个小洞。

“知道这儿为啥有俩洞吗?昨儿有个教物理的老师来修车,我问他他都没答上来。”庞维才笑眯眯地跟大学生聊起来,“这些东西,书本都没有的。”

老人拿出两块冷补贴,轻甩手腕,抹匀胶水,待半干未干之际迅速拍上,把轮胎摁进水槽里检查气泡,最后打气。修补过程只消不到10分钟。

他还不忘给大学生揭“谜底”:自行车胎碰撞到台阶时,轮辋两侧锋利的部位同时挤压脆弱的内胎,偶尔发生破洞,由于轮辋锋利面有两侧,所以洞自然也就有两个。

他技能满分,完全看不出修过的痕迹

每天推来的自行车,一辆接一辆。这片居民区原本有过几个修车鞋的小铺,十几年过去,只剩下了庞维才。他的体力大不如前,手的速度却越来越快。“老头就是活儿细。”一旁等待修车的附近居民告诉记者,“我这车骑了30多年了,现在都是他给经管。我要换车,说啥不让我换……”

自行车、鞋、拉锁和雨伞是庞维才的“主业”。不过“业务”这几年“与时俱进”,拓展到周边几所高校大学生手里的钢笔、拉杆箱和高档皮包……不少大学生领教过“百修老头”的技艺,还发微博给他点赞:“技能满分,完全看不出修过的痕迹”。而无论孩子们的包值多少钱,只要能修好,老人一律只收三五块。

他能跟留学生尬诗

庞维才的老家在河北沧州,他在那儿做了30多年的中学语文老师。退休后,跟老伴随儿子一家人来哈尔滨生活。北方异乡的养老生活实在枯燥,老人闲不住,四处遛弯,发现这儿跟老家不一样,“修东西的地儿”太少。

庞维才决定“放飞自我”。他推着辆小车,开始在家附近帮邻居们修修自行车和雨伞。不到两年,他自己摸索出的手艺“尬“过一整条街的修理摊。

人们服气的,主要还是“百修老头”有文化。庞维才的小车上贴满了苍劲有力的毛笔字,都是他自己写的。4年前,他贴了一首《学与练》小诗鼓励自己精进手艺,两年前又写《技态》自勉。他一张张贴在车里,记录下对手艺的体会。

偶尔有来修东西的大学生,看到老人小板凳上翻开的书,有些感动,也送了几本过来。有个斯里兰卡的留学生过来修车,看到老人的毛笔字,觉得好奇,带着一群留学生过来跟老人聊古典文学,比拼背古诗,一来二去,成了“跨国忘年交”。

↓↓电动车上贴着老人自己写的毛笔字

其实,像无数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老人一样,庞维才只是闲不住。

他常常为了一把“完全废掉”的雨伞,费很大力气去修补。主人决定放弃了,他坚持留下对方的电话号码,花了两个多星期研究明白,修得跟新的一样,兴奋地打电话让对方过来取。

他的小车里,存放着30多把旧雨伞。都是修好的,有的放了快10年。这些年,庞维才的“百修车”从小三轮换成了电动车,车子也大修了几次……而那些伞,一直都在。

实习生魏鸿昌马延君新晚报记者王坤文/摄/视频制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98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