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慈溪称菜刀为“薄刀”,这是颇有水平的:如此面积的刀具,有哪种比它还要薄?
“酒香不怕巷子深”
年摄制的京剧艺术片《红灯记》里,有个扛着长板凳的磨刀匠,以“磨剪子来戗菜刀”的吆喝之声,作为从事地下工作联络员接头暗号的情节,以及走街串巷,边走边吆喝的磨刀匠形象已被很多人所熟知。
为方便顾客上门寻找,自家房子周边都写上了“磨剪刀”三字
而我们这里磨刀匠的形象,在自己儿时的印象中不完全与《红灯记》所塑造的那样:一是吆喝声不一样,是浓重的三北口音“磨剪刀、戗薄刀……”;二是其“行头”也绝非只是一根带有磨刀石的长板凳,而是也象过去铜匠那样挑着担子,其中一头放的是手用“家生”,一头才是带有磨刀石的长板凳。
剪刀的销子:松紧有度
“磨刀不误砍柴工”
带着对这一传统老手艺的眷恋,我事先经一位友人的引荐,在坎墩周家南路的“红元弄19号”,找到了一位仍然在这块阵地上坚守的磨刀人。
砥锋挺锷
砥砺
不露锋芒
他叫赵家圆,虽已已进入了“花甲之年”,但为他人磨刀坚持依旧。
琢磨
说起他个人的磨刀史,坦言自己并非是“科班出身”。他说他的父亲是裁缝。裁缝师傅除了缝纫机之外,还有三件宝,那就是灰线、尺子与剪刀。
藏锋敛鋭
砥锋挺锷
“磨刀不误砍柴工”
由于笔者的母亲也是裁缝,因此也早已知晓这三样东西对裁缝师傅而言是多么的至关重要。其中“灰线”,就是最早时在布料中划样作记号的一种颜色粉。
锋芒逼人
家圆师傅说他父亲的剪刀都是自己磨的。在自己十七八岁时,每当见到父亲磨剪刀时,他都会认真在旁边加以揣摩,并在父亲的指点下,也就慢慢掌握了这门技艺。于是,从事裁缝行业的父亲则也自然成了他以后传承磨刀业的师傅与引路人。
砂轮也是一种新磨法
涂点油,延缓锈
当然,那时他还没有将自己已掌握的这门技术,专门作为一门向社会提供服务的职业。真正打出“磨刀匠”的旗号、服务乡邻则是从10年前才开始的。
磨刀霍霍
年那年,家圆师傅所在的坎中村要组建护村队,当时的一位村主要领导,觉得他是一个比较合适的人选,于是邀请正在外地一家企业工作的家圆师傅,回村作为其中的一名骨干参加护村队。
锋芒毕露
护村队的主要任务是夜巡,而白天一般都可休息。每当休息时,其他队员都有各自的承包地,而他因是“非农户”家庭,没有土地可伺弄,而那时“磨剪刀、戗薄刀--”之声已几乎消声 迹了。于是感觉自己在年轻时学到的那门手艺大有“用武之地”,正式挂牌开始起自己磨刀匠的职业生涯,并一直至今还在坚持着。
成语“带砺河山”的“砺”指的就是磨刀石
因为家圆师傅与此手艺有缘。所以对我们这里过去磨刀匠走街串巷、走村入户的情景就显得更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7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