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教育曲水叮咚诗歌里的节气六

刘军连挂号 http://m.39.net/pf/a_9392336.html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品读农耕节气,

聆听春来秋去,

感悟四时之景,

传承经典文化。

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曲江第十四小学的韩婷老师,欢迎大家走进本期的《曲水叮咚》——《咏柳》。

01

第一讲知诗人

大家好!我是曲江第十四小学五年级四班的何岩松,今天由我来为大家介绍诗人贺知章。

《咏柳》

贺知章,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唐代诗人、书法家,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与李白、李适之等谓“饮中八仙”,与陈子昂、宋之问、王适、李白、孟浩然等称为“仙宗十友”。贺知章的诗文以绝句见长,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

唐天宝三载,贺知章奉诏回乡,百官送行。坐船经南京、杭州,顺萧绍官河到达萧山县城,越州官员到驿站相迎,然后再坐船去南门外潘水河边的旧宅,其时正是二月早春,柳芽初发,春意盎然,微风拂面。贺知章如脱笼之鸟回到家乡,心情自然格外高兴。忽然他见到了一株高大的杨柳,在河岸边如鹤立鸡群,英姿勃发,一时兴发,就提笔写了《咏柳》一诗,成为千古绝唱。名家评说,贺知章的《咏柳》诗,是千百年来最好的一首咏柳诗!

02

第二讲明诗意

大家好!我是曲江第十四小学的五年级四班的彭诗雅,今天由我为大家讲解这首诗的诗意。

从题目看,这是一首咏物诗而且饱含韵味。

前两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碧玉”:是指碧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的颜色如碧绿色的玉。“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这两句是说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后两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裁”:是指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体分成若干部分。“似”:是指好像,如同。这两句是说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全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是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到柳叶,由总到分,井然有序,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03

第三讲悟诗情

大家好!我是曲江第十四小学五年级四班的王薇丁,今天我来带领大家体悟这首诗的情感。

这首诗是咏赞柳树的,诗人用一个“妆”字就把柳树拟人化了,像是一个美女在化妆,而她化妆,并非涂脂抹粉,而是用“碧玉”。将柳树说成“碧玉”,是比喻修辞的巧妙运用,显示出了柳树的鲜嫩新翠。“碧玉”和柳树发芽的颜色是如此相似,所以这个比喻句相当贴切,不仅写出了柳树的鲜嫩新翠,而且还给人留下柳树新发的淡雅之美。第一句写树,将柳树拟人化,让人在品读的时候能感觉到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少女。她不仅貌美,还稚嫩清纯,而一个“高”字,更衬托了美人婷婷袅袅的婀娜风姿。由此可见贺知章诗作的不同凡响之处。

“万条垂下绿丝绦”是紧承上句来写的,诗人将千万条倒垂的柳枝比喻成绿丝编织而成的少女的裙带。一个“垂”字,更加暗示出了“碧玉小家女”的纤腰之柔。而“绿”字又与上句的“碧”字再次补充,这就把早春的垂柳写得更为逼真、轻柔、飘摇了。诗人由下垂的曼妙柳枝联想到少女身上垂坠的绿色丝织裙带,可见在微风中摇曳的曼妙的柳枝在诗人的眼中,是别有一番风韵的。

如果说一、二句中诗人在赞咏柳树的整体形象和曼妙柳枝的话,那么第三句则是诗人对柳叶的赞咏。但是诗人贺知章并没有直接赞咏柳叶之美,而是以设问提出:不知这细细的叶子是哪位能工巧匠剪裁出来的呢?诗人用惊叹的一问来赞美巧夺天工可以传情的如眉的柳叶,这一声看似疑问的话语中包含着诗人由衷的惊叹与欣喜。

贺知章的这首咏物诗《咏柳》,三个比喻三个层次,从大处写到小处。又好像绘画一样,从写意到工笔细绘,先勾出轮廓,再添技加叶补充细节,描绘精妙传神,既显示出了春风的力量,又拓宽了春天的气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情画意美不胜收,读来让人回味无穷。

04

第四讲学以用

大家好!我是曲江第十四小学五年级四班的蒋绎璇,现在我带大家回顾一下这首诗的内容。

《咏柳》这首咏物诗,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像,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诗人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经过一周的学习与聆听,相信同学们对《咏柳》这首诗已经十分熟悉了,现在我们一起来闯关吧!

同学们,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希望同学们也能像贺知章那样善于发现,细心观察,善于思考,写出好文章来!

图文

韩婷

编辑

李婧

初审

徐曦

终审

权少敏

扫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4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