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宁陵middot多彩非遗宁陵县省

北京白癜风哪里治的好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knowledges.html
肘歌

肘歌,被称为“民间舞蹈活化石”。角色的服装、脸谱、道具全部仿借戏曲,是表现戏曲内容的舞蹈艺术。这种稀有的传统民间舞蹈艺术起源于北宋,成熟于明清,历经千余年。

关于肘歌,最早的记载是明末清初的小说《续金瓶梅》(丁耀亢著)。这样写道:“又有一个香孩会,旗庶竹架扎在半天里,把人家好孩儿,扮成八仙过海、童子拜观音、唐明皇游月宫,各样的故事,摆十数里路。”小说里所描写的香孩儿会,就是今天的肘歌。清朝乾隆年间(年),当时的宁陵县令王发源很喜欢民间艺术,在他的倡导下,宁陵县南街人郭开江组织当地人研究肘歌,并成立了肘歌会。传至程贵生已是七代了。

肘歌表演时分为“上枝”和“下枝”两部分。下枝演员身上系一套完整、牢固的铁装,即艺术俗称的铁坎肩,是下枝演员的一个主要道具。铁坎肩往演员身上一套,后面有一个铁扣,扣住以后,系紧两条带子。铁坎肩一侧有一根向上连接的铁棍,可接上枝的单枝或双枝。铁坎肩用肥大的戏曲服装遮掩住,不让观众看见里面的结构,更增加神秘感。一个身强力壮、技术高超的下枝演员,可以支撑两个上枝演员,让人惊叹不已。

上枝演员一般不超过6岁,主要是考虑负重。小孩表演时看上去是站着的,实际上是坐在一个托架上,加上铁坎肩,有二十公斤左右。表演时,用约2米长的铁叉子卡住小孩的腰,送到托架上,下枝踩着鼓点,迈着舞步不断行进,上枝小演员在上面不停地甩胳膊、甩腿、舞刀弄枪。宁陵县南街肘歌阵容强大,一次可出场十多个单、双枝,队形变化有一条龙、铁索扣、二龙吐须、剪子鼓、缠秀珠、二马分鬃等。

肘歌吸收了戏剧方面的元素。因为有舞蹈,没有唱腔,观众只能依靠脸谱或者服装区别艺人所扮演的角色,一个下枝演员和被其支撑的上枝演员即可塑造一个独立的故事形象,让人一看便知这是穆桂英下山,那是三打白骨精。

肘哥经过千年的发展与传承,已成为民俗文化的经典,被誉为“空中芭蕾”、“无言的戏剧”。

年12月,肘歌列入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扫一扫下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6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