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医院专家微信 http://pf.39.net/bdfyy/bdflx/150217/4580330.html
中国制造能不能像德国制造一样涅槃?
一个国家,发展到中级阶段,要再往上攀登,就必须改变发展战略,从追求数量转为追求质量。这就是新时代所说的,社会基本矛盾已经从供给不足,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德国就曾经走过这样的发展路径。现在的“德国制造”,在全世界享有盛誉,一向被认为是高品质高水准的代名词。可谁知道,一百多年前的“德国制造”,却恰恰相反,粗制滥造,臭名远扬,被认为是假冒伪劣的代名词。
19世纪中后期,德国走上了崛起的道路。此时,最大的对手英国已经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而德国还是个以农业为主的落后国家。德国的工业品,以山寨英国起家。由于劳动力成本低廉,产品虽质量不如英国,但却价格便宜,行销欧洲,对英国产品造成竞争压力。
最有意思的是,德国索林根城的刀具剪子制造商假冒英国谢菲尔德公司产品,把自己仿制的产品打上“谢菲尔德”的标记出口国外。虽然看上去跟英国产品相似,但德国厂商使用的制作材料是低劣价廉的铸铁,完全不同于英国产品使用的质优价昂的铸钢。
德国产品以其低廉的价格大行其道,让英国人感到威胁。这次居然盗用英国的品牌,假冒伪劣,让英国人“婶婶可忍,叔叔不可忍”。他们一边痛斥德国人的无耻行径和卑劣手段,一边发起抵制德国货运动。
年,英国国会通过《商品法》,勒令所有进入英国和其殖民地的产品一律必须打上“德国制造”的印章。英国人认为,“德国制造”就是假冒伪劣、价廉货次;“德国制造”就是刻在德国人额头上的耻辱印记。
这次事件成为“德国制造”的分水岭。有着强烈民族自尊心的德国人,面对当时第一大国英国的抵制性立法和羞辱性印章,他们开始认真反省自己的行为,大多数德国厂家开始注重“以质取胜”。在设计上大力创新,在质量上严格把关。实现了从假冒伪劣向质优创新的根本转变。
他们一方面提高劳工收入,完善社会制度,有恒产才有恒心,有恒心才能谋长远。几乎在同时,在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的推动下,《工伤保险法》、《疾病保险法》、《老年残障保险法》在短短几年之内一一通过,德国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现代福利制度。
十年后,英国人惊讶地发现,德国商品在他们的生活中已是必不可少,“德国制造”成为质量精良,价廉物美的代名词。曾经假冒英国“谢菲尔德”品牌制造商,华丽转身,生产出了著名的德国双立人刀具。今天,这个品牌已行销全球,享誉世界。
德国制造的历史足以为中国借鉴。跟德国一样,中国庞大的产能中,有相当一部分存在着赚快钱的想法,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宁愿山寨,宁愿假冒伪劣,不愿对企业做长期的规划经营,更难从事所谓品牌运营。所以,要提高质量,首先就要打击假货。
对于中国来说,除了假货之外,就是酒驾也曾经是难以清除的社会顽疾。在一个熟人社会、人情社会,法律虽然对酒驾作出了严格规定,但在执行层面,却难有认真执行。一是亲朋好友聚会,不喝点酒不够朋友。“感情浅,舔一舔;感情深,一口闷。”二是人际关系千丝万缕,被查了往往打声招呼就没事了。所以酒驾成为一段时间的顽疾。
但是,从本世纪10年代以来,中国警方加大了对酒驾的打击力度,派出大批警力在各个路口严防死守,查到一起就行拘,绝不讲情面。如果是行政事业单位员工,被行拘之后还将面临开除公职的危险。“端起酒杯,丢掉饭碗”的风险,谁都不敢冒。酒桌上只要一说开车,别人就不会劝酒。酒驾之风,就此刹住。我这样酒量不好的人,相当感激涕零。
打击酒驾,关键点就在于法律法规配套到位,加上强有力的执行力。所以,今年初,马云在微博上发布公开信,呼吁“像治理酒驾一样治理假货”。这一呼吁得到上百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学专家、企业家代表、品牌商家响应。社会各界高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2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