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批高考学子即将奔赴决定人生命运的考场,送考老师穿上统一的红衣服,送考妈妈们的旗袍无一不是城市里最靓丽的风景线。
看着各地盛大的送考场面,不禁想起那年高考,我们无人送考的情形。
我们是一群从农村走向城市的高考生,在开考前一天就由班主任带队来到了城市住下来。第二天又由班主任带到考场,记得在进考场前等待的时间里,我们这群学生时不时向班主任提些无足轻重的问题,班主任觉察到了我们的紧张,宽慰我们几句后就开始慢慢进考场。
那一年,我们无人送考,只是有带队老师跟着,但我们依然能感受到背后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在支撑。那一年,我们跳出了农门。
现在城市里高考送考队伍声势浩大,有组织,统一着装,仪式感强,不禁看得人热血沸腾,恨不得自己再次成为一名高考生。
俨然,送考已成一种气候,代表着老师、家长们的殷切期盼、祝福,重视程度,他们无疑给学子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动力,他们像学生的定海神针。我虽不能成为高考生,亲自去感受那种场面,但我盼望着自己成为送考队伍的一员。
送考的队伍庞大代表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学习,也体现出对知识的渴求,对文化一种虔诚的态度。自古文人赶考,穷书生、秀才带着一点盘缠,一个包裹,一个人进京赶考,条件好的,带一个书童上路,他们要出人头地莫不是通过选拔这种形式,但他们赶考的路上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异常艰辛。
这一届高考学子有太多不容易,这是时代赋予他们成长的意义。相信有这么多送考的人为他们送去祝福,他们走向考场的步伐依然是坚定地,背影是挺直的,至少在去考场的路上他们不孤单。
送考是千千万万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殷切期盼和祝福。每年送考,老师和妈妈们穿上红色衣服,寓意“开门红”,有的妈妈们穿旗袍,寓意“旗开得胜”。辽宁丹东一位男高三班主任为了这群高考的孩子们,放大招,居然穿上了大红的旗袍,在黑板上写下“预祝我的学生们旗开得胜”,并拿出剪子,让孩子们把旗袍分叉剪得高些,据说“叉开得越高,考得越好”。
不管是哪种形式,都是老师和家长对寒窗苦读的学子送去的诚挚的祝福,学子们带着这些美好的祝福,去披荆斩棘,乘风破浪吧!
送考是告诉孩子,放下包袱,轻装上阵,考好考坏,我们都在这陪着你,接你回家。高考可以改写一个人的命运,在这么重要的考试面前,孩子们的心态很重要,平日的拼搏已暂时画上句号,此时孩子们内心的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影响他们的临场发挥,家长们即使有千言万语,什么都无需多说,此时只化作在场外静静陪伴就好。孩子们考完后,看到等在校门口的家长,找到人群中的妈妈,彼此一句“辛苦了,走,我们回家”就已足够。
送考是陪伴路上的最后一程,今后的路就要靠孩子自己闯荡。如今是十二年磨一剑,剑终于要出鞘;十二年寒窗苦读,终于要迎来人生的里程碑。这一送就此止步,父母再也到不了孩子的远方,曾经的恩师仍然在那坚守着自己的岗位,送走一批迎来新的一批,你来我往,生活竟如此相似。
日后,孩子们“天高任鸟飞”,有多大本事就飞多远,可无论飞到哪,飞多远,当年送考队伍的那一片红永远是记忆中最珍贵的照片。
你有哪些关于高考的故事,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2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