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敏,是郑家寨镇人。他从小调皮、好动、脑子灵,可是学习却不理想,15岁上初三时就辍学了。用他自己的话讲“就是感觉学习没意思。”他们家距离临邑县城只有10多里路,于是就到临邑县城的一家食品厂工作,每月工资元,他很开心,因为能挣钱了。后来父亲帮他找到车床加工的工作。
一天,他看到一家理发店在招学徒工。“理发?谁不理发!”王志敏意识到这将是个不错的工作,将来开店也不难。于是,他成了那家理发店的学徒工。王志敏常常是在空闲的时候观察师傅的理发方式,自己揣摩,歇班的时候,就拿着一把剪子,一把推子到临邑县城的养老院里为老人们义务剪发,让自己练就了与人沟通、剪发基础的能力。
之后他来到健康小区一家当时小有规模的理发店,直接做“理发师”。“那时,全靠胆量给人家剪头发。”慢慢地他剪的越来越顺手,也越来越自信。“自己开店。”他先是选择了西班小区,因为当时那里没有理发店,小区入住率又高,应该是个好地方,自己的店开业后,很快就打开局面。但是,半年后,房东要涨房租,他只能将店搬到了“现代城”小区,凭着胆大、敢剪,他的理发店常常是顾客盈门,但是,“敢剪”有时也会出现麻烦事,因为当时毕竟技术不够高,顾客要求的发型,没加考虑就下剪子,结果有几次给顾客剪坏了,有些女顾客就在他店里哭,没办法,他在想着法的给人家赔不是、讲好话。
后来他去了泰安。一年多的时间里,一直帮一位朋友打理一家理发店。期间,他到北京系统的学习剪发,认识了后来的老师,这位老师带学生要收取3万元的学费。在桂林,一个景美、人美、审美观念强烈的环境里,王志敏知道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理发技术。”他努力摒弃了自己之前的那套路子,从头开始系统学习,时常跟着老师外出交流、学习,业余的时候常与当地的理发师交流,虚心请教,两年多的时间里,王志敏的剪发技术有了质的飞跃。
今年3月份,王志敏又回到了现代城小区,又开起了理发店,新的门头、新的招牌,此时,小区附近的理发店已经冒出了五六家,但是,当以前积累的熟客得知王志敏回归后,都慕名而来,于是,他的理发店又出现了顾客盈门的景象。据了解,王志敏现在一个月的营业额能达到5万多元!
本文来自生意我最行,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