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天穿梭在北京地铁中的人,都或多或少留意过这样的灯箱广告:
比如这样的,
这样的,
这样的,
还有这样的,
每天与他们擦身而过,你是否曾经停下过脚步,仔细探究一下画中的内容?
这些场景,对如今生活在首都北京的人们来说,早已变得越来越陌生,但他们都曾真实地发生在北京的大街小巷中。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些消失的北京“老行当”,追忆发生在古都北京街巷里的故事。
补锅“补锅噢,补锅噢~”听到这样的吆喝,很多老北京人就会感觉回到了从前,补锅的师傅常常穿行在小胡同中,如果谁家的铁锅坏了,补锅匠就会支起小火炉,化上铁水,将铁锅的小洞清理,对着锅的小洞从背面把融化的铁水倒到小洞上,片刻时间补好一口锅,丝毫不会耽误顾客烧水做饭。
铜匠铜匠在旧日手工匠作行当“九佬十八匠”里占有一席之位。铜匠作业,只是以铜板或铜片为原材料,用锤子之类工具敲打出诸如铜壶、铜锅、铜瓢、铜铲、铜锣、铜茶盘、铜锁之类的器皿来,与冶炼浇注之类的工艺无关。
铜匠没有作坊店铺的,他们通常挑一副挑子,早晨出门走街串巷,手持由五块铜片串成的“铜串子”,那铜串子既是游方铜匠的行当招牌,叮铃铃的铜串声,也算是铜匠行当的特色吆喝。
拉洋片拉洋片,又称“西洋镜”。将绘制好的各种图片装入特制的景箱,观众通过凸透镜观看画片。
拉洋片分两种,一种是两层镜框,长1米,高2米,上下拉动换片。木框上装有锣鼓、铜镲和鼓棰,用绸子相连,拉动绸子时锣鼓、铜镲一起作响,四名观众可以同时观看,艺人在一旁边伴奏边演唱解说图片,一般一个景箱装8张图片。另一种拉洋片可供十余人围看,两个人合作倒片,循环推拉,一个景箱大约有二十张图片。
拉冰床冰床也叫拖床。据清代《燕京岁时记》记载,“冬至以后,水泽腹坚,则什刹海、护城河、二闸等处皆有冰床,一人拖之,其行甚速。长约五尺,宽约三尺,以木为之,脚有铁条,可坐三四人。雪晴日暖之际,如行玉壶中,亦快事也。至立春以后,则不可乘,乘则甚危,有陷入冰窟者,而拖者逃矣……”据《倚晴阁杂抄》记载,“明时积水潭,常有好事者联十余床,携都蓝酒具,铺氍毹其上,轰饮冰凌中以为乐。诚豪侠之快事也。”
相传慈禧非常喜欢玩“拉冰床”的游戏,每年隆冬时节,慈禧坐在专门制作的轿中,太监和宫女拉着轿子在冰面上跑。或许慈禧真能在游戏中获取非凡的乐趣,而太监和宫女却要遭不少罪。
唱大鼓书大鼓书主要流行于北方,有京韵大鼓、西河大鼓、乐亭大鼓、梅花大鼓等多个曲种。表演形式为演员一人自击鼓、板,伴奏者一到数人,以三弦、琵琶等乐器配合。鼓书演员一手击鼓,一手持鸳鸯板或檀木板,短篇节目以唱为主,中长篇的节目说唱结合。鼓书形成较早,源于地方民间小调,用方言演唱。清代官府曾组织艺人们培训,用鼓书说唱来安抚民心。
弹棉花一般北方的老人们应该都认识这种古老的行业——弹棉花,这种工序在科技还不发达的封建社会解决了当时人们的穿衣问题。现在城市里已然不可多见!相信很多老北京人一定会对“弹棉花”有着清晰的记忆。那时候,弹棉花的工匠们走街串巷,嘴里吆喝着:“弹~棉~花~打被套”,生意应接不暇。
磨剪子过去,经常能在老北京的胡同里听见吆喝声:“磨剪子来戗菜刀!”,有的不吆喝,摇动几块铁片,发出“喀嚓嚓”的声音,一听这声儿,人们就知道磨刀的来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胡同里的叫卖声逐渐消失了,很多“老行当”也随之消失。这些传统的手工艺劳动虽然逐渐在消失,却记录了一个城市的发展足迹,也记录了人们生活的变化。
来源:首都之窗
推荐北京亦庄
↑复制以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