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剪刀一张纸传承胶东剪纸文化

北京中科医院好不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_p2/
展示丰富的胶东剪纸收藏

“老鼠怕什么呀?”“猫!”争先恐后抢答的小朋友们一边举手一边喊出答案。烟台市莱山区美术馆日前举办的公益讲堂上,区政协委员、山东工商学院老师郭万祥正在与参加活动的小朋友们互动。   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剪刀在纸上旋转、翻飞、穿梭,“妙剪生花”的郭万祥几下子就剪出一个字、一朵花,让小朋友们瞪大了眼睛,惊叹不已,纷纷拿着自己的小剪子比划起来。

为小朋友们讲《老鼠嫁女》的故事

他还向小朋友们展示了自己获第十三届山花奖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奖的染色艺术剪纸《老鼠嫁女》长卷。将近13米的长卷上,得道成精的老鼠乘凤飞翔在仪仗队伍前面,太阳、云彩、大风、山墙、老鼠、猫这些被选过婿的形象依次排开跟随其后,各种嫁妆应有尽有,媒婆们簇拥着32抬大花轿占据中间,两边大小横竖画幅穿插其间,起伏错落、吹吹打打,好不热闹。   “《老鼠嫁女》是胶东家喻户晓的民俗故事,剪纸《老鼠嫁女》纹样清代在胶东民间就已经广泛流传。莱州、招远、福山、栖霞、蓬莱等地已经发现了好几个版本的老鼠嫁女传统符号。”说起胶东剪纸,郭万祥头头是道,语语内行。虽然专攻工笔重彩,但他对剪纸的热爱仿佛与生俱来。11岁就跟妈妈学习剪纸的他痴迷剪纸艺术,从年开始,把整个胶东地区所有村庄跑了好几遍,对胶东剪纸进行了保护性抢救,完善了非遗名录“胶东剪纸”的艺术研究,同时整理修复了大量胶东剪纸纹样。

耐心教小朋友剪纸

在剪纸文化尤其胶东剪纸文化的普及与传承上,郭万祥更是不遗余力。像当天这样的公益讲堂,他经常联合烟台市及莱山区各文化单位、学校举办,在学院里也开了剪纸课,同时走出国门,将胶东剪纸推介到国外,还有许多外国学生以及老年大学的“学生”。“郭老师是我们的男神!”几位五六十岁的大妈簇拥着刚给小朋友们讲完剪纸故事的郭万祥,要和自己的老师在作品前合影,有一位甚至是从重庆远道而来求教的“粉丝”。   “剪纸传递的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在郭万祥看来,薄薄的纸页于剪裁间讲述着一个个美好的故事,承载着一种具有共性思维的印记和约定俗成的审美辨识,值得用一生去守护、传承。(张永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84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