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统特务潜伏川贵8年,伪装成贫民娶妻,身

昆明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726/9234524.html

年12月下旬的一天,重庆解放军军管会公安处迎来了一位陌生的“来客”,来人名叫李增荣,他的身份是国民党中统少将郑蕴侠的司机。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当见到了负责接待的解放军工作人员以后,李增荣开口的第一句话居然是道歉:“对不起,我没能完成党所交给我的任务。”

这位国民党高官的司机为何会向解放军道歉?他的身上究竟有着什么样的任务?

罄竹难书的中统少将

李增荣的上司是国民党中统特务头目,郑蕴侠。

郑蕴侠原是黄埔四期毕业生,抗日战争以后加入了中统,开始了自己的特务生涯。

自从戴笠死后,军统逐渐式微,中统逐渐发展壮大,这给了郑蕴侠崭露头角的机会,为了向蒋介石展示自己的能力。

郑蕴侠可谓是十分卖力,在此期间他曾经先后组织了重庆“沧白堂事件”、“较场口事件”等诸多惨案。

他暗杀闻一多,残害李公朴,在光速升迁的背后,是对国家和人民犯下了巨大的罪行。

直到年,郑蕴侠的好日子才算到头。

伴随着解放战争的势如破竹,此时的国民党已是大厦将倾。

回想起自己往日的累累罪行,郑蕴侠深感自己已经走上了一条“绝路”,再也没有回头的余地了。

对于这些爱将,蒋介石是有安排的,那就是一起退往台湾,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当时的国民党已经失去了在大陆上绝大多数的地盘,只有在四川,云南等地仍有残余,想要飞往台湾那就必须在这些地方乘坐飞机。

可倒霉的是,当郑蕴侠费尽千辛万苦终于赶到四川以后,最后一班飞机已经启程,不久之后,伴随着重庆的解放,郑蕴侠前往台湾避难的计划彻底破产。

此时的解放军也早已盯上了这位罪行累累的“匪特”,因此在地下党成员的努力之下,他们终于将郑蕴侠的司机李增荣发展成了线人。

按照计划,在当年十二月郑蕴侠逃往成都的路上,李增荣要把握机会,将郑蕴侠活捉或枪毙。

然而可惜的是,此时的郑蕴侠已然成为惊弓之鸟,在自己的身边安排了大量的护卫,李增荣等了一路实在是找不到机会下手。

面对这样的局面,李增荣只好偷偷在郑蕴侠所乘坐的吉普车引擎里撒上一把沙子,以此希望的车在路上熄火,为后续的解放军部队围捕争取一些时间。

李增荣的计划成功了,郑蕴侠的汽车在半路上,果然熄了火。

只可惜,郑蕴侠并未停留修车,而是断然选择了弃车徒步逃亡,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使得郑蕴侠最终还是逃出了解放军的包围圈。

长达八年的流亡之路

来到成都以后,他准备投靠自己的一位远亲川军师长王元虎。

可找到王元虎以后,郑蕴侠却发现自己的这位远亲居然已经起义了。

看到郑蕴侠以后,王元虎表示爱莫能助,还说如果郑蕴侠能够早几天来,还可以一起起义,但现在名单已经交了上去,郑蕴侠还是“另谋高就”吧。

听到这里郑蕴侠十分懊恼,既没有赶上飞机,又没有赶上起义,此时的自己已经走投无路了。思来想去,郑蕴侠最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那就是前往云南,从那里出国境,投奔那些潜伏在金三角的国民党残部。

当时的国民党曾经有不少部队在解放军的追击之下,逃往东南亚,以自己的身份或许在那里还可以谋个一官半职,想到这里郑蕴侠便开始了准备工作。

他先是遣散了自己的随从,化名“何安平”打扮成小贩,凭借着多年的关系人脉,郑蕴侠还为自己做了可以证明身份的证件。

除此之外,考虑到这一路路程遥远,郑蕴侠还必须为自己准备一些盘缠。

郑蕴侠的身上目前还有一百块银元,为了方便行事,第二天,他来到了安乐寺,准备在这里把手上的钱兑换成人民币。

安乐寺是成都此时最大的投机市场,不少人趁着战乱在这里搞一些“地下交易”,其中就包括把旧银元兑换成人民币的“业务”。

在这里,郑蕴侠很快便换好了人民币。

然而正当他要离开之时,却恰好赶上了一次市场纠察,成都军管会公安团包围了整座市场。

此次搜查是为了维护当地金融秩序而进行的,在搜查中,郑蕴侠尚未来得及交易的五十块银元也遭到了没收。

随后他便和一群“票贩子”一起被送到了收容所,进行了长达八天的学习劳动。

郑蕴侠被释放以后,他愈发感觉到危险,随即购买了一箩筐剪子、菜刀之类的杂物,假装是铁货贩子,踏上了前往云南的路。

巧合的是,在他刚走不久,重庆军管会侦查科就在照片比对确定了他的身份。

当确定之前的那位“何安平”就是郑蕴侠以后,负责人员立马对其展开了追捕,只可惜,此时的郑蕴侠已然出城,消失在了人群之中。

郑蕴侠的这一路实在谈不上顺利。

当时的国民党残部可谓是漫山遍野,可是大都如同无头苍蝇一般乱窜,郑蕴侠深知,投靠这些部队是没有前途的,没准此时的人家已经打算起义了呢?没准自己刚刚投靠就被绑起来送给解放军呢?

因此,自己不但不能投靠甚至还要绕着走,毕竟自己目前只是一个“小铁匠”,万一再被这些散兵游勇打劫一番,那可真就完蛋了。

郑蕴侠一路上昼伏夜出,东躲西藏,等到他来到四川泸州时身上的钱已经花光了。

为了继续前进,郑蕴侠只好把自己珍藏多年的两枚金戒指当了,伪造了两份盖了假章的相关证件,换成了“刘正刚”的身份,就地买了些特产再次启程。

反观此时解放军这边,得知郑蕴侠潜逃以后,解放军立即成立了侦查小队对其进行抓捕。

在郑蕴侠离开泸州的几天后,侦查人员也已经摸到了这里,双方之间始终有着几天的时间差。

对于身后的“尾巴”,郑蕴侠是不知情的,但出于职业敏感他还是时不时的绕路,改变方向,试图混淆身份。

为了把戏做足,郑蕴侠甚至还在来到涪陵凉塘乡以后,在当地一家制服厂当了工人。

在此期间,郑蕴侠的表现可谓是“可圈可点”,他吃苦耐劳,老实能干,甚至还成为了厂里的积极分子。

此时的郑蕴侠已经身心俱疲,他甚至一度决定就在这座小城里,安享自己的晚年。

郑蕴侠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但他的愿望还是落了空。

一天,郑蕴侠所在的工厂里召开了一场“追忆大会”,在这场大会之上,有人再次讲起了郑蕴侠所一手策划的“较场口惨案”,听到自己往日的累累罪行以后,台下的郑蕴侠已经被吓得浑身发抖。

当晚,郑蕴侠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眠,大会上的话语一直回响在他的耳边,自己或许瞒得了一时,但谁又能保证一辈子不被发现呢?

当年的国内已经有了非常清晰的照片,作为中将的郑蕴侠自然也留下了影像,这么想来,自己的身份暴露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最终,郑蕴侠决定继续逃亡,跑到更加偏僻的地方,年,郑蕴侠再次流亡到了川黔边界的濯水镇。

濯水镇只有几百人,政府机构也只有十几人,在这里郑蕴侠暴露的风险将大大降低。

在前往濯水镇的路上,郑蕴侠坐船时曾经遇到的过一家三口,男人叫姜玉清,女人叫廖忠玉,两人还有一个小女儿。

当时的这一家人原本住在濯水镇,正准备搬往山东,再也不回来了。

因此郑蕴侠来到这里以后,便谎称这家人的亲戚,沿街打听“表姐一家”住在哪里。

在得知“廖忠玉一家”已经搬走的消息以后,郑蕴侠孤独一人地蹲在了街头,坐了整整两天,水米未进。

当地人看到郑蕴侠的可怜遭遇以后,十分心疼,纷纷劝他既然无处可去,不如留下在这里过日子吧。

就这样,郑蕴侠就在濯水镇中落了脚,落户以后,当地政府把郑蕴侠的身份划定为了“贫民”,给他分了田地。

在镇子上生活之中,郑蕴侠一边种地,一边还做些帮人修电筒、配钥匙的小生意,逐渐安定了下来。

在这几年之中,郑蕴侠每日劳作,往日那个国民党中将已经不复存在了,此时的郑蕴侠皮肤黝黑,口音习惯也和当地人完全一样,再也分辨不出来了。

几年之后,郑蕴侠甚至还娶了一个当地女子,两口子过起了小日子。

伴随着郑蕴侠的“消失”,解放军方面在苦苦搜寻无果之后,最终也无奈的宣布停止调查,郑蕴侠就这样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接受现实,重获新生

可法网恢恢疏而不漏,郑蕴侠的这份安稳日子最终还是迎来了终结。

年,在一次前往附近村镇蔡家坪的路上,郑蕴侠居然遇见了一位熟人,汪恒兴,此人也是中统特务,两人曾经一起共事。

没想到的是,多年以后居然在这里相见了!

尽管此时郑蕴侠的形象已和普通山民无异,可是汪恒兴还是一眼认出来了他。

四目相对之下,两人久久没有说话,此时的郑蕴侠心里已经是翻江倒海。

他不知道汪恒兴的身上发生了什么,是和自己一样潜藏起来了?还是起义判决以后遭到了释放?

思虑半天,郑蕴侠最终还是没敢上去搭话,转身离开了。

由于担心汪恒兴举报自己,回家之后不久,郑蕴侠以做生意为借口,只身一人逃往贵州几个月,知道打听到濯水镇里没有什么动静和变故之后,才悄悄返回。

可他不知道的是,在他走后没多久,汪恒兴就向公安人员做出了举报,在得知他已经外出,公安人员决定按兵不动,静待他的返回。

从贵州返回以后,郑蕴侠向自己的老婆询问这几个月里有没有外人找上门。

没想到老婆却告诉他,在郑蕴侠走后不久,便有两个杂货商人,上门打听他的情况,还问了他的年龄和到达小镇的时间。

一听到这话,郑蕴侠立刻就明白了,此时的自己已经暴露了。

可此时的郑蕴侠已经五十岁,在整整八年的东躲西藏之中,他的头发已经花白,考虑再三,他最终决定,不躲了,该怎么着怎么着吧。

之后的日子里,郑蕴侠继续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与往常无异。

郑蕴侠此前在当地公私合营商店里当会计,回到家里以后,他便继续上班。

几天以后,郑蕴侠突然接到了一项通知,那就是前往县城进行学习。

郑蕴侠知道,这是有人下的套,但他还是毅然前往县城。

来到地方以后,郑蕴侠发现,参与此次学习的人不少都是“熟面孔”,有不少人曾经都是国民党军官,可此时的身份已经悄然变成了农民,工人,小贩,可以看出来,和自己一样隐姓埋名的人不在少数……

郑蕴侠眼前一黑,自己落网了。

此次学习之中,郑蕴侠一行人并未受到为难,只是有一位政府人员给他们简单做了一个讲话,到了饭点以后还安排他们在当地合作社食堂就餐。

但此时的郑蕴侠心里已经绝望,他怎么也无法接受这个现实,在鬼使神差之下,就餐以后,他偷偷一人爬到了食堂的顶楼,希望在此结束自己的生命。

只可惜就连这最后的愿望,郑蕴侠都没有实现。

此时的城里刚好有一群农民赶场,食堂之外堆放了不少竹筐背篓,郑蕴侠一屁股下去,坐坏了不少竹筐,但他本人却只受了点儿皮外伤。

随后,便被几名解放军安排看了医生。

就这样,在解放军“含情脉脉”的关照之下,郑蕴侠终于交代了自己的历史问题,结束了他潜逃八年的时光。

令人意外的是,解放军并未对其进行抓捕,反而让他回到小镇上继续当会计,直到年5月19日,待到审批程序下来,公安人员才将其抓捕。

被抓后,郑蕴侠彻底认清了现实,心里的石头也算是落地了。

之后的他主动认罪伏法,积极配合改造经过了十七年的关押以后,郑蕴侠刑满释放,再次重归自由之身。

此时的郑蕴侠已经68岁,在政府的组织下,他和一批前国民党官员前往北京进行了参观学习。

看到新中国的成就以后,郑蕴侠感慨万千,深感自己走了一条“弯路”。

按照年龄,郑蕴侠此时也到了退休的时候,可他却坚持要参加工作。

在组织的安排之下,郑蕴侠来到了贵州的一座小县城,在那里教授高中语文和地理。

除此之外,考虑到郑蕴侠十七年未能工作养家,家中实在贫困,当地政府也对他们夫妇进行了额外照顾,每月都向他们提供一定的生活费。

对于新的生活,郑蕴侠始终持着积极的态度,十分满意。

在岗位上他一直兢兢业业,毫无懈怠,直到年7月10日,岁的郑蕴侠才在家中合上了自己的双眼,结束了他的一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27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