吆喝韶老行当老南京磨剪子戗菜刀27

白癜风的土方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639550.html

欢迎转发朋友圈。

媒体转载,请联系本文编辑获得文字授权。

转载请注明出自“南京吆喝”。

字字皆辛苦,谢谢您的支持。

所谓的“老行当”,其实并没有一个明显的判别标准,通常的理解是,一个因时代的发展而即将消亡的行业,无数民俗技艺伴随着老艺人的逝去而逐渐销声匿迹。早在殷商时期,屈原就在《天问》里写:“师望在肆,昌何识?鼓刀扬声,后何喜?”其中的“鼓刀扬声”指的就是屠夫在卖肉时一边挥舞着刀剁肉,一边大声吆喝着招揽客人,算得上是如今吆喝叫卖的雏形。

“磨剪子来锵菜刀“磨剪子来锵菜刀~”电影《霸王别姬》中,小豆子的母亲送他去京戏班里时,背景音就是这句吆喝声。

知道这个是啥么?

磨刀匠拿的这个响起由5块铁板构成,北京人称他们为花铃、震惊闺、挂镰、铁板。拜现代京剧《红灯记》所赐,“磨剪子来,戗菜刀!”这句唱词红遍大江南北。其实磨刀匠人除了这句话,他的响器也非常特别,是一串铁片,共5块,代表金木水火土。

这5块铁片有个来历:据说是古时候一个退伍的战士,为孝敬母亲,卸下自己的铠甲铁片串在一起,甩动铁片发出“嚓啦嚓啦——”之声,以此招揽生意。

这个响器属于“八不语”。八不语是老北京8种做买卖的行当:卖掸子的、修脚的、绱鞋的、劁猪的、锯碗的、行医的、剃头的和粘扇子的,他们都不用言语吆喝,只用响器招揽顾客。

由此看来,《红灯记》演的不是老北京的磨刀匠。

老北京磨刀匠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在胡同里磨完刀,不能拿着刀去送还顾主,得在原地晃动响器,意思就是告诉顾主“磨好了,请出来结账”。我想,拎着刀去别人家,总归是不礼貌的。旧时匠人虽然清贫,这点体面还是有的。

在上海,磨铁匠习惯喊:“削刀!磨剪刀!”干脆而短促,据说因为早期上海磨剪刀的人都是从苏北过来的,所以说一口地道的淮语;

在川渝,方言喊出的吆喝声语调跟着上扬:“磨刀~磨剪子(zei)~”;

在湖南,有人专门为它填词作曲,唱成一首正统民歌;

在南京,词有些不同,戗菜刀中的菜刀改成了“铲刀”,完整读起来是“磨剪子来—戗铲刀!”。

几乎所有的老南京人都熟悉这样的吆喝,老南京人把他们做的这行叫做“锵刀磨剪子”的。因为这样扛着长凳往返于城区之间的“锵刀磨剪子”大多来自江苏和安徽交界的丹阳镇,因此他们也有别名“小丹阳”。

“小丹阳”们在南京并没有固定的门面,走到哪里就把活做到哪里,一条长凳和几块磨刀石就是他们所有的行头。

有些师傅是打铁匠出身,从丹阳来到南京做磨刀这行已经十多年了。过去大部分“锵刀磨剪子”的都是铁匠出身,现在,不仅做这行的人少了,即便是有人做,也不像过去那么认真负责了。不过做这行的人变少了,丹阳的师傅生意却越来越好。十几年前磨一把刀两毛钱,现在磨一把刀两块钱;十几年前一天只磨几把刀剪,现在一天能磨三五十把。

先上砂石开口,然后用油石打细,再在灰砖上打光,最后修整,磨一把刀剪通常要经过这四道工序。老师傅十多年来从没改变过这个程序。他说:“一把刀如果只磨十分钟就说磨好了,那肯定是糊弄人的。一把刀磨得好不好,外行人用手摸,内行人则是用眼睛看。眼睛看不见刀刃了,才算是磨好了。”

城南门东百姓提到磨刀剪高手张师傅可谓家喻户晓,他家住边营,与新知小学一墙之隔。张师傅叫张召銮,安徽灵璧人。年来南京,住中华门外窑湾街,整天扛长凳吆喝磨刀剪。由于他磨刀剪锋利、耐用,使用周期要延长二三倍,因而许多人都慕名找他磨,接活越来越多。年他开始租边营一家民房,在家磨。

他磨一般民用剪刀每把收费0.40元,磨菜刀收费0.50元,磨白铁匠用的大剪刀收费1元,磨裁缝店用的剪刀收费0.60元左右(按数量计)。找张师傅的人越来越多,秦淮区范围内,北至夫子庙,南到雨花台,除普通百姓找他磨刀剪,许多服装厂、裁缝店、五金作坊、小工厂都把剪刀送到他家来请他磨。因当时一般裁缝店、服装厂剪刀需一月磨一次,五金作坊的剪刀也不能超过两个月。所以一般情况下交货期为三天,活多时需五天交货。张师傅实在忙不过来了,后来就喊小儿子张言金放学后帮忙做下手,慢慢又带出张家的第二代传人。张召銮虽去世了,但他仍活在城南老人的记忆中。

年用军号招揽生意的磨刀匠

现在仅存的磨刀匠也有70-80了,在安徽一带还在活跃,一辈子和刀剪打交道磨刀匠,他们如今也遇到了新问题。现在很多新工艺生产的刀剪,用这套老行头已经仅难磨好了。新工艺正在一步步地挑战着老手艺。也许用不了多少年,这门儿老手艺会变得没有用武之地,“磨剪子锵菜刀”的吆喝也就只能成为南京人心中的回忆了。

用军号招揽生意的磨刀匠

磨刀也是一丝不苟

本期图片、视频来源于网络,向图片和视频作者致敬。

点开链接可阅读往期精选文章:

老南京是怎过端午滴?

老南京夫子庙的耍耗子(1)

洋糖热粽子啰~(2)

中国最古老的美容-绞脸(3)

茶摊-南京评话随梦逝(4)

江湖骗术-挑牙虫~(5)

老南京糊骨子作坊~(6)

消逝了的穿牙刷~(7)

啊吃过南京陵园瓜~(8)

南京最顶级的杀手~(9)

街头代写书信先生~(10)

靠吹的百变星君(11)

夫子庙傀儡戏班(12)

江浙梳头姨娘(13)

天地之间的那杆子~(14)

老南京七家湾油茶(15)

老南京打油端子(16)

老南京三嘭打烧饼(17)

老南京qiu油干儿~(18)

流行老南京的炒面(19)

老南京弱势营生摆茶摊(20)

老南京提篮叫卖热烧饼大油条(21)

老南京渐行渐远的棕绷匠(22)

老南京全民编草垫(23)

老南京历史久远的香烛业(24)

老南京的吃一根香烟和名人与烟的缘分(25)

南京吆喝,

老南京声音的守护者,

一个经典传承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11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