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好身后的门深度好文

有一位女性,被誉为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她是著名的翻译家,在文学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成就。

这样一位优秀的女性,同时也拥有一段令世人羡慕的爱情,她就是——杨绛。

杨绛和钱钟书的爱情幸福美满,两人不仅是生活中恩爱的夫妻,也是文学领域上的灵魂伴侣。

每每读到杨绛先生的文字,都会被其通透的人生智慧所折服,这位百岁老人用文字,为我们留下来宝贵的财富,希望你能从中有所收获。

她曾在《杨绛传》中写道“关好身后的门(深度好文)

人这一生,其实就是一场单程旅行。

很多时候,我们放不下内心执念,执着过去的人和事,担忧当下和未来,为种种遗憾伤怀,反而忘了享受当下。

很喜欢一句话:对待自己温柔一点,你只不过是宇宙的孩子,与植物、星辰没什么两样。

每个人都是宇宙的过客而已,别纠缠往事,因为过去终究会过去;别执念故人,因为有些人仅仅只是过客;别郁结当下,因为所有的未来都会到来。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很受启发。

一个人有个特别的习惯——总爱随手关上身后的门。有一天,他和朋友在院子里散步,他们每经过一扇门,这个人总是随手把门关上。

朋友很是纳闷地问他:“你有必要把这些门关上吗?”

他回答:“哦,当然有这个必要。”

他微笑地对朋友解释:“我这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你知道,这是必须做的事。

当你关门时,也将过去的一切留在后面,不管是美好的成就,还是让人懊恼的失误,然后,你又可以重新开始了。”

的确,要想成为一个快乐成功的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记得随手关上身后的门,不沉湎于往事,而是要一直向前看。

无论过去发生了什么,都是过去时了,你要及时将往事清零,然后重新开始。

01

物去不强留

《庄子》有言:“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面对任何事物,应该把心当成一面镜子,物来则应,物去不留,轻拿轻放。

心绪难平时,总会重读一则故事,读后便释然了。

有位老铁匠,他以卖铁锅、菜刀和剪子为生。

无论什么时候从这儿经过,都会看到他在竹椅上躺着,手里拿着一只半导体收音机,身旁是一把紫砂壶。

一次,一位文物商人经过铁匠铺,看到他身旁的紫砂壶,一眼就认出这是出自名家之手。

于是和铁匠商议,以十万元的价格买下。

老铁匠先是一惊,后又拒绝了,因为紫砂壶是他爷爷留下的。

商人走后,老铁匠却失眠了。

他反反复复盯着紫砂壶,做梦都没想到是个古董。

他时时刻刻都在担心,茶壶会不会丢了。

过了一段时间,那个文物商人又来了,这次开到了二十万,并且直接带来了现金。

大街小巷听到这个消息都来到铁匠家里,想看看二十万一把的壶到底是什么样的。

谁曾想因为人太多,有个小孩不小心把茶壶碰碎了。

孩子的父母大惊失色,忙赔不是,说这么贵重的东西自己倾家荡产都赔不起。

然而,老人却并没有生气,长吁一口气说道:

“算了吧,打从知道这壶值钱那天起,我就没踏实过。现在好了,又踏实了。”

《菜根谭》中有言:心无物欲,即是秋空霁海;坐有琴书,便成石室丹丘。

真正的幸福,从来不是看你拥有的有多少,而在于你看轻了多少。

一个人若是太过执着于外物,必定会为此牵累。

放下得失心,便是自在人。

02

往事不纠结

莎士比亚说:“凡是过去,皆为序章。”

过去的一切,不管是荣耀也好,还是失败也罢,终究都是过去的事情了,而人是要往前看的。

听过这样一则故事:

有一位年轻人觉得生活很沉重,常常因为一些小事感到焦虑、烦闷。便找到一位智者寻求解脱之法,智者听完他的烦恼后,将他带到一个沙漠里。

在沙漠里,有很多漂亮的石头,智者给他一个篓子,让他一边走,一边把自己喜欢的石头捡到篓子里。

年轻人一路上捡了很多漂亮石头,导致肩上的重担越来越重,最后他累倒了。实际上,绿洲就在不远的地方,但是他已经没有力气再走过去了。

其实每个人的生活,就像这个篓子一样,一开始每个人的篓子都是空的,后来,每走一步捡一样东西放进去,才会越走越累。

睿智的人,都懂得及时清理肩上的篓子,把那些不重要的回忆、不愉快的社交,通通清扫出去,才会变得轻松。

顺境时,将自己清零,可以戒骄戒躁,不断超越自己,勇于打破现状。

逆境时,将自己清零,才能让人获得前行的勇气,将失败化为经验,让自己触底反弹。

人,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选择,有什么样的选择,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面对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不纠结往事,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把每一次成功都视为新的起点、新的希望、新的挑战,那么,新的成功就会在不远处向你招手。

人到中年是人生做减法的开始,懂得随时清零,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

03

学会向前看,开启新篇章

《菜谭根》有句话说得好:“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为过去的生活叹息,生活只会给予你黑暗;为未来的目标前进,生活定会馈赠你光明。

学会向前看,才会拥有崭新的生活,崭新的期待和崭新的爱。

别轻易回头,别盲目执着,记得随手关上身后的门。

当你关门的时候,也把过去的一切,留在了后面,然后你又可以重新开始了。

向前看,不要回头,只要你勇于面对,抬起头来就会发现,此刻的阴霾不过是短暂的雨季。

该翻篇的,就翻篇;该放下的,就放下。

你往后看的每一眼,都在慢慢拖垮当下;你往前走的每一步,都在慢慢接近幸福。

建议你去读一读《永不褪色的优雅:杨绛传》,你会被触动,会觉醒,会反思,会改变,让你的灵魂充满书香气,成就更好的自己。

杨绛先生睿智百年,从容优雅一世,把她的一生过成了典范。

年5月25日凌晨,她却永远地离开了,享年岁,不慌不忙地走向下一个出口,奔赴有丈夫和女儿在的地方,与他们团聚,续写《我们仨》。

本书是杨绛先生的百年人生传记。作者用温暖细腻的笔触叙写了杨绛先生童年的成长、家庭的变迁、求学的历程、与丈夫钱钟书63年相濡以沫的爱情和她与丈夫、女儿生死相隔到她人生尽头的人生历程。

读这本书,不仅可以了解她风风雨雨、跌宕起伏的百年人生,更让我感受到她面对求学、恋爱、婚姻、家庭、工作和社会的人生态度,她的博学、睿智、宽容、淡定、从容、坚韧和优雅,带给我很多的启发和思考。

她不管是作为女儿、妻子、儿媳和母亲,还是作为教授、作家和翻译家,她的每一个角色都经营得那么出色,无可挑剔。

做女儿,她温暖可爱,聪明好学,是父母的小棉袄。

做妻子,与丈夫钱钟书相濡以沫、风雨同舟63载,丈夫称她为“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被丈夫视为:“妻子是她,朋友是她,知己是她,情人是她,生命的一半也是她。”

做儿媳,她公公只看到她写给儿子的信,就欢喜不已,直接提笔回信,大大夸赞了她一番,并郑重其事地将儿子托付给她。问她的婆婆愿意和谁一起住,她直接说季康(杨绛)。

做母亲,杨绛曾夸赞道:“阿媛是我生平杰作,钟书口中的可造之材,我公公心目中的读书种子。”

钱瑗的成就,确实是父母的骄傲。虽然她的名气比不上父母,但是在学术界,她的名气和影响力也相当惊人。

做学问,出类拔萃。她是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她翻译的《堂吉诃德》、93岁出版的散文《我们仨》、96岁出版的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岁出版的万字的《杨绛文集》八卷都成为经典。

做自己,虽然饱经离乱之苦、尝尽人生百味以及历经曲折动荡,在年的漫长岁月里,她依然哀而不怨、怒而不争,始终通透而清醒,温和而从容,寂静欢喜,优雅坚韧。

她说:“苦难常有,心态常和,努力活着和轻易死去相比,前者才值得尊敬。生命本就是一场历练,谨记这一点,从容面对一切,挺胸抬头地走到终点,就是胜利。”

喜欢她的经典名句太多,在此摘录一句:很多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这样的杨绛先生,不论是她卓然于世的才情、相濡以沫的爱情、举世瞩目的成就、美满幸福的家庭,还是她淡然处世的态度,都堪称女人的楷模,世人的典范。

所以,每一个想要提升自己、走出迷茫、活得更好的人,都应该读读这本《永不褪色的优雅:杨绛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88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