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夹紧,要注意旋转的角度,木偶不能掉到地上。”7月7日,在浦城县文化馆二楼非遗展示厅,传子木偶省级非遗传承人叶扬忠正在指导孩子们练习“甩马”。“在这学习很充实,我一定会认真学习,争当浦城传子木偶的小小传承人。”梦笔学校四年级学生赵均博说。
▲孩子们练习“甩马”江忠/摄
从年开始,浦城县相继开展浦城剪纸、浦城闽派古琴、浦城传子木偶(提线)等系列专题公益培训班,招收学生和非遗爱好者。丰富多彩的暑期公益课堂成了暑期孩子们学习的好去处,孩子们在学习的同时,还能感受浦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今年约有人参加暑期公益班,这几年我县的暑期公益培训班已累计培训余人次。”浦城县文化馆馆长祖碧霞说。
一张方正红纸,对折后,横平竖直的几剪子,一个喜气洋洋的红双喜就出现了。在剪花嫂剪纸坊,20多个学生们正在省级非遗传承人周冬梅的指导下,认真学习剪纸。在近两个小时的课程中,周冬梅手把手地指导小学员们剪出了一幅幅可爱的作品,让他们在创作中体验剪纸的乐趣和剪纸的独特魅力。而每次动手操作前,周冬梅讲述的传统文化故事,同样让小学员们全神贯注,深深着迷。
▲孩子们学习浦城剪纸“剪纸的技巧可以通过后期练习不断提升,在课堂上,孩子们能了解他所剪图案的由来,知道每一个作品的寓意,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我认为这才是最重要的。”周冬梅告诉记者。“我每年暑期都来这里参加浦城剪纸公益培训,去年我参加了年“红色记忆”全国青少年创意剪纸大赛,还获得了小学组的优秀奖呢。”实验小学五年级学生詹泺薇高兴地告诉记者。
▲学生学习闽派古琴张依婷/摄“我年轻时就喜欢唱歌、弹琴,但没有坚持下去,现在我退休了,我打算好好学习闽派古琴,让非遗技艺传承下去。”在闽派古琴公益培训班上,古琴爱好者梁新旭告诉记者。而她的老师林轶美最初也是通过参加公益培训班,才对闽派古琴产生了兴趣。通过几年的学习积累,林轶美取得了中国音乐学院社会音乐教师证书,现在正在申报闽派古琴市级非遗传承人。“现在人们对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意识不断增强,闽派古琴正在重新走回大众视野,走进寻常百姓家,希望通过暑期公益培训班这个平台,能把闽派古琴的血脉延续下去。”林轶美说。
(张依婷柳志勇)
来源“浦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