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没少听吆喝声,他们或是亲自开嗓,或是喇叭助力。本以为这些吆喝只会出现在自家楼下,最多局限在小镇。但我身处异地时,却听到了好几种熟悉的声音。它们带给我的不只有惊讶,还有感动。1:“北方馒头,老面馒头~”虽说叫卖的是只是馒头,其实种类不少。馒头有白馒头甜馒头,好像还有杂粮馒头。甜馒头上有几道红线,杂粮的有红黑和黄的。但我最喜欢的还是花卷,表面上的葱花带有咸味,所以光是花卷就可以当做一顿饭了。卖馒头的总是傍晚出发,推着三轮车,车上带着喇叭,把“北方馒头,老面馒头”喊了一遍又一遍。声音缓缓地近了,大了,又缓缓地远了,小了……2:“磨剪子嘞,锵菜刀~”这个吆喝我最是熟悉。我家靠近小区的大门,由于出入的人很多。那老人就把自行车架起来,放下小板凳,摆好工具,位置正好在我家窗下。老人吆喝极有节奏,可以说是唱出来的。声音先弱后强,第一个字和最后一个字拖长,几遍之后又用方言大喊:“磨刀磨刀!“每次,我模仿他的音调和他一同吆喝时,总能把家人逗笑。3:”专收长头发、收小辫子“由于我既没长头发,也没小辫子,所以我只闻过其声,未曾见过其人。唯一让我好奇的是头发的用途,虽然母亲告诉我长头发用来做假发。但听说碎头发,短头发他们也要啊?母亲回答不上来,就猜用这些来做刷子。我自然不会相信,后来听传言,用碎头发来做酱油。也不知是真是假,反正我把这当作我“博学”的证明,炫耀了好长时间。除了这些,还有修钢笔,修电器,卖窗帘等等。在网上浏览后,发现这些吆喝,不是只存在于小范围,而是全国大部分地区都相同。喇叭中可能是网上下载的,但很多老人并没有靠机器发声。原因是什么呢,如果你知道,可以评论告诉我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6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