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径文学社作品(夕阳浅唱)
放风筝(二胡)01:35来自山径文学社主编肖殿群·
话说风筝
刘多魁
·
放风筝,亦称“放纸鸢”、“放鹞子”。是中国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每到清明或重阳时节,无论南方北方,人们都喜爱放风筝。
风筝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公元前五世纪的春秋时代,就出现了用木、竹制作的风筝。《墨子·鲁问》:“公输子削竹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
风筝之名起于五代。明陈沂《询萏录·风筝》:“五代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声如筝鸣,俗呼风筝。”风筝之名,由此而来。
古代风筝确有音乐般的声响。唐代高骈的风筝诗为证:“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
·
《宫锁珠帘》放风筝(张嘉倪)·
最早,风筝用于军事。相传楚汉相争,刘邦的大将韩信率兵围困项羽军于垓下。韩信为了瓦解楚兵军心,做了一个大风筝,上面拴上竹笛放入高空,迎风鸣响,其声悲切。这箫声引起楚军思乡之情,于是,军心涣散,楚军大败。
梁武帝时,侯景围台城,简文作纸鸢,放到天空,向外告急。
风筝用于战争,不可不信。在抗日战争中,华北地区的军民就曾利用风筝传递鬼子扫荡的消息。
风筝用于娱乐,开始只限于皇宫和贵族的府第。到了汉代,纸的使用比较普遍,开始制作纸鸢。北宋以后,纸料风筝逐渐增多,风筝便成了一种普通的玩具。
到了明、清之际,风筝的制作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并且涌现出一大批制作风筝的民间艺人、专家和研究者。《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就是杰出的代表。他写有风筝专著《南鹞北鸢考工志》,其中记载了许多风筝的品种,并配有题咏。此书还专门介绍了风筝的扎、糊、绘、放等方法及彩色图案。请看《考工志》风筝歌诀中的《半瘦燕画诀》:“新燕至秋羽初丰,貌拟少年弱冠容。黄口犹存童稚意,青衿已具成人形。神凝两目澄秋水,气贯双眉耸剑峰。世事未谙多棱角,胸怀坦荡喜争雄。清晨戏蝶翻花圃,黄昏逐蝠入云层。邀集新雨觅仙境,会同故友访武陵。奋翼千仞冲霄汉,展翅万里乘长风。宇内翱翔无所羁,明春北返忆归程。”作者把新燕风筝比作青衿少年,壮志凌云,坦荡争雄。曹雪芹还制作出“富非所望不忧贫”的七字风筝,表达了他的人生态度。《南鹞北鸢考工志》给我们留下了研制风筝的宝贵遗产。
经过我国历代画家和民间艺人的创造发展,风筝的制作和彩绘已形成一套别具特色的风格和图案。风筝制作大体上分为硬翅和软翅两大类,传统的风筝以硬翅居多,制作也比较复杂。风筝式样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动物类,如沙燕、蝴蝶、蜻蜓、龙睛鱼、蜈蚣等;第二种是人物类,如孙悟空、仙女和胖娃娃等;第三类是器物类,如扇子、星星、花篮等。各地的风筝都形成了自己的流派。北京的风筝艺人哈魁明、金福忠、费葆龄等风筝世家,都是曹雪芹风格的传艺人。天津的风筝魏、帘子李、蜈蚣刘,在国内外都享有盛名。山东潍坊有“国际风筝之都”之称,是国内外著名的风筝赛场和学术交流之地,传说有“十大家”风筝艺人。现在潍坊风筝节各色各样的风筝竞放,航空母舰和火车风筝等都能放上蓝天。
中国传统风筝多含吉样的寓意,并有借风筝“放晦气”的风俗。人们期盼,把风筝放入高空以后,剪断线,风筝和晦气便会一起消失。关于这种习俗,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七十回中有生动的描述:暮春之际,贾宝玉和大观园的姑娘们吟诗填词、争放风筝。丫头们七手八脚把各色各样美丽的风筝拿出来。宝玉说:“把昨天赖大娘送我的那个大鱼取来。”小丫头子去了半天,空手回来,笑道“晴姑娘昨儿放走了。”宝玉道:“我还没放一遭儿呢!”探春笑道:“横竖是给你放晦气罢了!”宝玉道:“也罢。再把那个大螃蟹拿来罢。”黛玉不愿将手中的风筝割断线放飞,说:“这一放虽有趣,只是不忍。”李执道:“放风筝图的是这一乐,所以又说放晦气,你更该多放些,把你这病根儿都带了去就好了。”紫鹃便接过一把西洋小银剪子来,将黛玉手中的风筝线寸丝不留,咯噔一声铰断,笑道:“这一去,把病根儿可都带了去了!”那风筝飘飘摇摇,只管往后退了去,一时只有鸡蛋大小,展眼只剩了一点黑星,再展眼便不见了。从《红楼梦》观之,用风筝“放晦气”在王孙贵族之间也很盛行。
今天,人们放风筝最大的情趣,仍然是放飞一种心情。人生在世,总想偶尔离开自己生活的小圈圈,像风筝一样,远走高飞一下。不过,别让自己成了断线的风筝。清庞凯《长安杂兴效竹枝词》曰:“草色如烟柳似丝,他乡寒食不胜悲。儿童竞放飞鸢起,仔细风高断线时。”末尾一句,当应牢记。(.4.27)
·
视频:千奇百怪放风筝.mp4
(温馨提示:请勿同时播放音频和视频)
01:30·
作者简介:刘多魁,湖南省邵阳市人。年从湖南师范学院外语系毕业后,在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教育系统从事一线教学工作和教育行政管理工作几十年。首届湖南省收藏家()。
·
推荐阅读山径文学社部分作品:
点击链接-面对青山细梳头(山径·刘多魁)点击链接-便引诗情到碧霄(山径·文士明)·
(山径文学社肖殿群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