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剪子锵菜刀,传统的手艺拾起来;敲起锣打起鼓,欢乐的歌舞跳起来。10月26日、27日,北京市首届社区邻里节活动在全市各街道全面开展,海淀区29个街镇、个社区的多场主题活动呈现出“邻里同叙情,百家齐争艳”的热烈场面,令海淀居民们享受到精彩纷呈的社区盛宴。海淀区还以全市首届“社区邻里节”为契机,拓展服务内容,丰富服务形式,同步开展“海淀义工在行动”。通过义工服务,让社区居民切实感受到社区义工在身边、义工服务在身边,更好地营造共建和谐家园的氛围。
个社区精彩呈现
曙光街道作为海淀“社区邻里节”活动主场,义工公益活动、趣味运动比赛、手工编织、毛猴儿制作等精彩内容吸引了居民们热情参与。中关村街道“邻里幸福家”社区邻里节在双榆树公园和30个社区同时举行。紫竹院街道22个社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精心准备了歌舞联欢、慈善大集、健康讲座、志愿服务、趣味运动会、入户走访送温暖等多种活动。清河街道组织的趣味运动会、跳蚤市场、社区大课堂、社区健步走为邻里之间提供了彼此熟识、相互了解的平台。甘家口街道辖区志愿者为居民精心准备了一场垃圾分类知识宣传,通过游戏通关大冒险,居民们体验了垃圾分类“环保飞行棋”“情投意合”“分门别类”等游戏。北太平庄街道“社区邻里节”主会场设在今典花园社区,居民们观看汉服展示并试穿,体验了一把古代生活。海淀街道为居民们精心准备扑克棋牌赛、包饺子团圆宴、歌唱比赛、法律宣传等各类主题活动,让居民们享受快乐、感受温暖。燕园街道充分发挥社区义工作用,为社区居民提供特色服务,校内社区为居民提供的VR体验,让老年人们兴奋不已。
除了街道层面,各社区的特色活动也是百花齐放。万寿路街道今日家园社区的“淘宝”跳蚤市场上,居民将衣物、看过的图书等闲置物品借助跳蚤市场赋予新的价值;学院路街道逸成社区的“趣味运动会”吸引大批居民排起了长龙;香山街道四王府社区别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表演,逗得大家笑声不断;上庄镇馨瑞嘉园社区举办的“趣味嘉年华分类我先行”主题活动现场,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妙趣横生的垃圾分类知识讲解让居民们加深了对垃圾分类的认识,掌握了垃圾分类的基本技能,帮助居民树立“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羊坊店街道普惠寺社区的“歌舞联欢”中,社区太极扇队、合唱团、快乐大篷车一一亮相;学院路街道健翔园社区举办“邻里颂·触摸记忆·健翔20年”社区嘉年华活动,上演了一出由社区居民共同谱写的“社区歌剧”;清河街道怡美家园社区组织居民健步走;田村路街道玉海园三里社区的歌舞表演、儿童跳蚤市场、机器人展示,各具特色的活动满足了不同年龄层居民们的个性化需求。青龙桥街道中央党校、西苑挂甲屯等社区走访困难群众,为困难群众送去温暖;紫竹院街道厂洼社区的“乐活紫竹慈善大集”,将便民服务与慈善扶贫相结合;花园路街道冠城园社区以“共同记忆”主题,开展了包括讲述初心故事、共享初心记忆等环节的邻里活动;上地街道万树园社区,热气腾腾的饺子一上桌就引来大家的一片欢呼声。
“社区邻里节”为展示社区和谐、邻里风采、提升社区文明形象、弘扬社区公益慈善正能量搭建了平台,丰富多彩的“社区邻里节”活动不仅敲开了邻居家的门、拉近了邻里之间的距离,也提高了居民参与社区活动事务的积极性,提升居民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体验邻里盛会
记者来到中关村街道双榆树公园,体验了一次以文艺汇演、跳蚤市场、志愿服务等为主题的“超级邻里盛会”。
上午9点半左右,记者还未到双榆树公园,远远就听到了阵阵歌舞声,一走进主会场,欢快、热闹的文艺汇演立刻吸引了目光。民族舞、交际舞、空竹、太极、柔力球、时装秀、民乐、独唱、合唱等等,这些由中关村街道各社区优秀文艺队伍表演的节目,吸引着周边社区居民纷纷走出家门,有推着轮椅的老人,有抱着孩子的父母,有蹦蹦跳跳的学生,还有一对对前往婚姻登记所领证的新人。他们被舞台上精彩的表演吸引,纷纷鼓掌喝彩。
再往里走,热闹的跳蚤市场出现眼前,人们走到一个个摊位面前,与售卖的居民商量着看中的物品的价格。阅读区、服饰区、体育区、电子产品区、生活娱乐区,居民们将自己闲置的物品纷纷拿出来,种类之丰富,还真让人体验到了“淘”货的乐趣。在一个摊位前,8岁的小朋友守在一堆儿童书前,像个小大人似的跟前来买书的大人们熟练地交谈着,介绍着。父母在一边介绍,眼前的这上百本书都是孩子之前看过的,因为保存较好,就拿出来分享给其他小朋友。有位女士,带着女儿一下子买了10本,她高兴地说:“这里的儿童图书,1块钱1本,等于白捡了。这样的活动,其实就是邻里间的分享,挺好的,这不,女儿就跟卖书的小哥哥交上了朋友。”
靠近公园一角,体现“邻里情”的社区志愿服务板块伴随着热闹的吆喝声映入眼帘。现场磨剪子、磨菜刀、修鞋子、修家电、义务理发、专家义诊、剪纸烙画等等服务项目不断。在一个点位前,许多老人带着剪子、菜刀排成长队,原来,这是志愿者在给大家免费磨剪子、磨菜刀。两把菜刀已经磨好的王阿姨介绍,现在已经找不到会磨菜刀的手艺人了。家里的菜刀钝了,只能自己找磨刀石,可是磨出来的效果根本不一样。许多老人也纷纷感叹,这种民间手艺人已经很少见了,今天听说有磨刀的师傅在,大家才回家取菜刀。磨刀的曹国升师傅告诉记者,他之前在部队的时候学会了这门手艺,如今,来北京10年了,他经常利用闲暇时间为大家义务磨刀。“许多老人对这个有感情,一边磨刀,一边听大家坐下来聊聊以前的生活,挺好的。”
“这幅剪纸的寓意是,圆圆满满、吉祥如意、万事亨通。祝你们新婚快乐。”一对刚从旁边海淀区民政局婚姻登记所领证出来的新人,收到张月英现场为他们制作的剪纸,快乐之情溢于言表。身着一身红衣、手捧鲜花的魏女士告诉记者,他们今天来领证,正好碰见了这场邻里节,想着在这里逛逛,结果来到剪纸点位前,非遗传承人张月英居然免费送了他们这样一份大礼。“真的特别有寓意,我感觉我们取了个好彩头。”这对新人的幸运,惹来许多居民的羡慕,有个大姐当场跟张月英表示,今后要到社区跟她学手艺。
笑意满满、收获颇丰,有人在这里领到了礼物,有人在这里交到了朋友。在这场邻里节活动现场,高楼林立的钢铁森林中逐渐逝去的“刚需”服务被重现,大家又找回了“大杂院”带来的热闹温馨的邻里情。(记者任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