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仪馆服务人员李晓婷的主持人生

头部白癜风怎么治疗最好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705708.html

年9月27日,南京军区安徽明光解放军朱勇见义勇为,跳水救人,却因体力不支随水下沉。水库深十米,泊洋百里,人们搜寻许久,才将朱勇烈士的遗体找回。

作为烈士,军区理应为朱勇举办追悼会,可如今烈士遗体浸泡过久,样貌损毁严重。

明光本地殡仪馆束手无策,眼看追悼会举办无果,殡仪馆人员忽然一拍脑袋,他知道有人能办这事!

他口里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他在安徽蚌埠市的同行,人称“七仙女”的殡仪服务组。

“七仙女”收到求助,立即奔赴明光。她们有人主攻遗体修复,有人负责丧仪主持,在她们的技术支援下,朱勇烈士的遗体终于重归安详,追悼会也如期进行。

追悼会上,“七仙女”中的李晓婷以配乐诗朗诵《怀念战友》,打动了无数解放军,更将“七仙女”敬畏生命的风采展示得淋漓尽致。

或许你有些奇怪,这群乐观热情的姑娘,实在不符合普罗大众对于殡仪服务人员的印象,她们为何要从事这份行业?

温情的“告别者”

安徽省蚌埠“七仙女”殡仪服务组已然成立了十八年,李晓婷是里面的“前辈”。

早在年,她就已经从事殡仪行业了,至今为止服务20年,每天穿梭于冻尸和棺材之间,每年要接运服务的遗体超过余具。

时年19岁的李晓婷也迷茫过,她不知道应该如何面对殡仪馆中生者接连不断地恸哭,甚至对自己的职业意义有过怀疑。

但很快,她便在工作中切实体会到,告别的“温情”要远过于悲伤。

她们是生死告别的引渡人,最重要的工作职责,便是尊重生命,善待死亡,将每一个逝者看作生者,礼敬他们,了解他们,以求让他们以最体面的模样,迈过人生终点。

姑娘们七点半便要开始工作,李晓婷别上党徽,便挺直腰板,走进告别仪式。

李晓婷明白,殡仪工作不容糊弄,想要打动人,光用套话是不行的。她最忙的时候,一天能有十几场告别仪式,但她还是为了每一个逝者量身定做了主持词。

逝者年龄迥异,生平不同,李晓婷便与家属深入探讨逝者生平,去调查、研究逝者的职业与爱好,碰上不了解的,她还会去咨询礼俗专家、心理咨询师,以求让每一句告别词刻入人心。

一切准备完毕后,李晓婷又会为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告别音乐、设计相册,以求“让生命的告别变得更有尊严。”

告别仪式一场接着一场,李晓婷也不喊苦,默默忙碌至深夜,身上还要穿着笔挺的职业服,不敢有一点敷衍。

每一场告别仪式,她都会不厌其烦地引导流程,带着生者鞠躬默哀,瞻仰遗容,一场告别仪式再简短,也要起码半小时,一天十几场下来,李晓婷的嗓子总会负担过度,可不管前一天怎么难受,次日的李晓婷依旧会“满血复活”,感情充沛地再度为逝者送行。

李晓婷这样描述自己的工作:“我们把每位逝者的告别都当作是在为亲人送行。每天,我们都在和逝者的亲属们一起回忆逝者生前的那些美好时光,感谢逝者曾经的陪伴,并且安慰生者们,告别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送逝者开始新旅途,令生者珍惜眼前事,这是殡仪工作带给时间最大的温情。

时间久了,李晓婷也不单局限于为逝者送别,她会尽自己所能,为殡仪馆的其他事宜尽一份力,帮同事修补尸体、清理场地……她将“送别生命”看作自己工作的核心职责。

在钻研中“声名远扬”

年,蚌埠市殡仪馆招来了几名新员工,她们如初入门的李晓婷一般,迷茫,害怕。

可不论情绪如何,姑娘们还是站上岗位。

没过多久,“七仙女”服务组的雏形展现开来。

七点半铃声一响,负责遗体整容化妆的赵丽、耿梅娜便冲进化妆处,这里被各色物品塞得满满当当,有调色颜料、化妆品、画笔、各类消毒用品、针线、剪子……东西井井有条,各司其职。

她们在这间小房子里将工具一字摆开,为前来“享受服务”的逝者进行最后的上妆。

她们是为逝者构筑体面的整容师。这个活计的技术要求格外高,需要研究每位逝者的骨骼走向,再根据他们生前的照片,还原逝者最安详平静的模样。

碰上自然死亡的逝者,只要抹油、上粉底、扫腮红……让逝者红润安详便好,但要是碰上生前有些不测的逝者,两个姑娘的工作便复杂起来。

她们要花费大量时间,将这些面目全非,甚至算得上“支离破碎”的遗体复原,一点点拼凑出逝者原来的样貌,保障逝者告别时的生命体面。

其余姑娘,有的早早前来布置会场,有的正奔走打下手,而李晓婷,则在告别会场为逝者致辞。

时间一日日过去,“七仙女”的手艺愈发精湛,就连外地同行,都会专程找她们求助。

也正是如此,才有了明光支援这一幕。

其实早在年,“七仙女”的名号就已经打响。年11月,滁州市德国西门子公司驻区域总经理意外去世,身体损伤严重,眼球被眼镜片冲撞变形。

能否办好逝者的追悼会,关系着两国贸易友好,滁州市委、市政府要求高质量完成殡仪服务,当地殡仪馆无奈,只好求助于蚌埠市“七仙女”。

李晓婷与同事奔赴滁州后,才发觉这项任务的困难所在。外国人与亚洲人骨骼走向不同,肤色不同,要完美复原,难度实在太大。

主攻遗体修复的耿梅娜不信邪,连夜查阅大量相关资料,根据德国人的肤色特点调配出特殊的整容原料,将破损的容貌精细恢复,达到了最佳效果,令德方人士十分满意,称其整容技术“出神入化”,滁州市领导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仙女”的一双巧手,维护了逝者体面,更拉近了两国友谊。

年2月,“七仙女”的巧手再度面临挑战。南京车辆段,一名火车司机不幸于蚌埠市遇难,火车行进速度过快,逝者头部受损严重,五官全部破损,仅剩一张面皮。

逝者亲属情绪太过激动,执意要求对遗体进行整容整形。“七仙女”本着安抚生者的工作职责,接下了这道难题。

姑娘们精心对照逝者生前照片,连续紧张工作二十多小时,终于恢复了逝者的面容。

于黑暗中传递热情

“七仙女”服务组不光专注于眼前的工作,还常常参与各项社会公益活动,希望生者能走出生死的悲伤,改变对殡仪行业的偏见。

年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灾害后,姑娘们纷纷申请,要前往灾区支援,其中同样为殡仪主持的卢静,还是新婚燕尔。她在婚礼现场向宾馆党支部递交申请,坚决要求放弃婚假到地震灾区支援工作。

在无数公益活动中,“七仙女”的名号越来越大,更是凭借自身过硬的主持实力,成了蚌埠市殡仪馆对外的一张闪亮名片。

同年11月,她们还代表安徽省参加了“全国首届民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斩获大赛银奖,为无数殡仪工作者鼓舞斗志,也让无数偏见者扭转了对殡葬行业的刻板印象。

酒香都不怕巷子深,“七仙女”的故事越丰富,受其精神感染的人越多。

年9月,蚌埠市殡仪馆与市作家协会联合举办“中国好人暨‘七仙女’服务品牌座谈会”,专门表彰了坚守工作岗位,不断追求完美的“七仙女”。

年3月4日,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发出通知,首次表彰了殡葬行业的“七仙女”服务组,还授予了她们“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

虽然荣誉日益增多,可如今仍有许多偏见者认为生死之事晦气,相关新闻报道下,也充斥着“不敢娶”、“害怕”等言论。但在李晓婷看来,自己以真情送别逝者,助他们安然走完最后一程,这不仅不晦气,反而是善意之举。

正是这份信念,支撑了李晓婷在这份工作上坚持了二十年。

如今的李晓婷仍与同事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她以悼念词讲述生命与离别的意义,更积极参与各项活动,期盼着为生者多说些生命教育。

年5月12日,蚌埠学院师生前往市殡仪馆参观,李晓婷充当讲解员,生动真挚地给学生上了一堂生命文化教育课,情绪澎湃间,孩子们也为李晓婷对生命的尊重敬畏所感染。

不光是学院学生,李晓婷对每个前来殡仪馆的参观者都是如此。

年6月13日,蚌埠市民政局举行民政系统“改作风·我先行——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演讲比赛。

李晓婷以丧仪主持人身份上台演讲:“给逝者以应有的尊严,让两个世界的人都满意,这是我们每一个殡葬人的心愿。”她落落大方,演讲动人,最终以99.64分的成绩荣获活动一等奖。

她对生命的热爱与尊重吸引了不少市民放下芥蒂,走入殡仪馆,亲身感受社会生命文化教育。

自年至今,蚌埠市殡仪馆的队伍已然从零星几人,扩充至几十人。或许在多年后,人们对死亡的偏见终会改变,他们总会意识到,死亡不是终点,而是告别后的新起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36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